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兰州大学第十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文学的哲学”青年学者工作坊举办

发布时间:2024-09-26   字体大小T|T

2024年9月21日,兰州大学第十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文学的哲学”青年学者工作坊在城关校区举办,本次工作坊邀请了来自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伦敦大学学院等海内外高校的近20位师生参与讨论,工作坊召集人为哲学社会学院青年研究员郭昱辰。本次工作坊深入讨论了文学的哲学中的各种核心话题,促进了文学的哲学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以及哲学与文学等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为研究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台。

工作坊的第一个议题围绕文学与知识的关系。首先由温州大学文学院黄家光博士作题为“文学知识论何以可能——从彼得拉马克出发”的报告。文学是否可以提供知识?以及可以提供什么类型的知识?黄家光介绍了自己对该问题回答的基本思路和框架。首先,他建议可以借用道德哲学中对道德知识的讨论,构造一种特殊的文学知识。进一步,如果存在着道德事实的话,那么也存在着相关的文学事实。然后,黄家光引用拉马克的工作,解释这种事实是一种“关于文学的事实”,而不是通过文学获得的事实,包括事实描述,一般化的概论,以及一些隐含的主题。最后,黄家光建议,走出文学知识困境的最好方式或许是选择一种不同的对于知识的理解以及不同的对于真理的理解。第二场报告由兰州大学研究生陈皓禹作题为“文学摹仿与真理,论诗歌作为认识真理的路径”的报告。陈皓禹把文学与真理关系的问题上溯到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诗歌是一种摹仿,摹仿有创制和再现的涵义。摹仿的两个基本涵义构成真理进入作品之中直到显现的整个过程:通过创制,艺术之真理被作者放入作品之中。诗歌由此成为认识真理的路径。在讨论环节,四川大学缪林芮同学提出具有认知价值的不仅仅只是知识,理解也可以具有认知价值。

(黄家光、陈皓禹)

工作坊的第二个议题围绕文学与人生的关系。首先由东南大学胡晓燕博士作题为“艺术肯定人生——尼采艺术哲学视域下的明清传奇美学”的报告。胡晓燕从尼采艺术哲学的视角审视明清传奇艺术肯定人生的审美机制、意义和价值,对明清传奇艺术肯定人生的美学与尼采关于艺术肯定人生的哲学讨论进行比较研究。胡晓燕首先寻找尼采哲学与明清传奇艺术的联系,诸如两者都重视梦和醉在艺术创作和鉴赏体验中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并肯定情感超越理性的力量。然后对照尼采的哲学,胡晓燕进一步探索明清传奇艺术以虚构、美化而给与读者/观众的积极影响优于同时代的哲学、宗 教、伦理学的原因,以及明介于真实和虚假之间的艺术路径对于现实人生的可能的消极影响。第二场由郭昱辰作题为“过于虚构的思想”的报告。有时阅读虚构作品会使人把自己的人生也当成虚构,以这种错误的方式去解释生活。他给这种现象命名为“过于虚构的思想”。郭昱辰首先区分了过于虚构的思想与类似的状态,然后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人生当成虚构。在讨论环节,华南师范大学张巧副教授建议这两个报告的主题是相关的,明清美学对于人生的影响可能是过于虚构的思想的一个实例。

(胡晓燕、郭昱辰)

工作坊的第三个议题涉及文学中的理论概念。第一场报告由伦敦大学学院研究生丁佩萱带来题为“重新诠释模仿:比较保罗利柯与德里达论情节,读者转变与语言与现象的关系”的报告。丁佩萱首先审视利科对模仿概念的三阶段的重新诠释——前设模仿、配置模仿和转换模仿。并介绍了如何从人类行为的预理解出发,通过叙事的配置,最终在读者的世界中实现文本的意义转换。然后,丁佩萱介绍了德里达的理论,德里达则认为人们所能理解的仅仅是语言本身,而不是任何被认为是真实的其他东西。作为结论,利科与德里达虽然都解构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论,但他们对于文本之外世界的诠释各异。第二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唐祺林带来题为 “在形而上学与相对主义“之间”——一种“温和”反讽理论的尝试”。反讽最初是一种文学概念,哲学上的“反讽”概念往往不局限于某个具体事物与事态,而指向对“意义”“词语”等概念,或说生产它们的,理解过程及其目标的反讽。因此,“反讽”在早期德国浪漫派处具有了一种反认识论的意义。唐祺林着重讨论了罗蒂的反讽理论,并主张重审德国哲学传统中的“反讽”理论资源,重构一种既反对传统形而上学表征主义,又不完全落入建构主义与相对主义的“反讽”理论。他将之称为“温和的反讽主义”,与罗蒂“严酷的反讽理论”相对,温和的反讽主义可以做一种积极性的运用。在讨论环节,温州大学的黄家光进一步澄清了罗蒂哲学中的一些概念。唐祺林针对利柯的模仿理论,提问他的模仿理论是否属于一种现象学描述。

(丁佩萱、唐祺林)

第四个议题关于文学阅读的解释,实践与规范。首先由四川大学学生缪林芮作题为“我们应该修复一首古代诗歌吗”的报告。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中的“斜”字应该念“xié ” 还是念“xiá ” ?针对这一问题,缪林芮区分了这一问题中可能采取的三种规范性态度,分别为“叶音论”“古音论”和“今音论”,并依次讨论。 作为结论, 缪林芮论证“今音论” 的观点是我们最终应该采取的立场。即任何“修复” 对于阅读一首古代诗歌而言,都是不必要的。我们无需对古代诗歌进行任何“修复”。第二场由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张雨带来题为 “从门罗·比尔斯利的“反意图主义”到诺埃尔·卡罗尔的“适度的实际意图主义”——文学解释与作者意图关系探究”的报告。关于文学的解释问题,自比尔斯利与维姆萨特著名的《意图谬见》与《感受谬见》发表以来,反意图主义成为文本解释理论的最佳路径。后辈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批评比尔斯利的反意图主义,提出适度的实际意图主义作为文本解释的最佳路径。张雨分别详细介绍了比尔斯利和卡罗尔的不同立场,并论证适度的意图主义实际认为应以文本为中心,同时以作者之意为限制来探求合理的文本意义。与文学解释的最终目的相一致。因此,卡罗尔的适度的实际意图主义为解答作者意图与文本意义的关系问题提供了更为合理的理论路径。在讨论环节,郭昱辰建议,关于修复诗歌的争论,可能还存在一种多元论和语境主义的回答。同时,在分析美学内部,还存在一种立场不把文学作品视为一种读者和作者的交流,而是一种独白。这种立场可能会对实际意图主义带来威胁。

(缪林芮、张雨)

第五个议题围绕文学价值与道德价值的关系。第一场报告由山东师范大学韩存远副教授带来题为“文学叙事中的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之辩”的报告。韩存远介绍,文艺伦理问题曾在20 世纪大部分时间里遭受冷遇。直至 90 年代末,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方才再次获得理论上的合法性,而这也为近三十年英美文艺伦理研究的价值论转向奠定了逻辑前提。这一转向主要表现为审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取代文艺与道德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焦点。据此,韩存远介绍了三大主流理论派别,即主张伦理缺陷/优点会降低/提升审美价值的道德主义,主张伦理缺陷会增加审美价值的背德主义,以及主张两种价值互不干涉的自律主义。韩存远论证,这些流派之间互动频繁,多有论辩。但相关理论也暴露出实证精神匮乏、严密性与自洽性不足的缺陷。第二场由北京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孙云霏带来题为“分析哲学视域下的动物伦理及其文学表征”的报告。在孙云霏看来,分析传统视域下的日常语言哲学事实上十分关注动物伦理问题。然而,与欧陆哲学不同的是,在日常语言哲学看来,不能以理性基础作为人的本质,再以人的本质为人与动物的伦理关系奠基,而是人之为人得自于共同生活形式的保证,其中已经包含对动物的伦理责任。进一步,孙云霏转向了他心问题,认为他心问题的回答对动物伦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孙云霏引用卡维尔的观点,认为他的“暴露”概念对动物伦理具有重大的启示。第三场报告由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助理研究员刘思甜带来题为 “论文学如何启发道德虚构主义”的报告。刘思甜首先对道德虚构主义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讨论了文学对道德虚构主义的启发,诸如文学作品本来就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它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叙事,挑战她们的道德直觉,鼓励她们进行抽象的道德推理。通过培养对道德原则和人类行为的批判性反思,文学作品成为发展我们对道德的理解和驾驭人类经历的复杂性的有力工具。最后,刘思甜讨论了虚构主义本身的问题,以及对文学的借鉴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虚构的道德以及如何应对关于假装的现象学反驳等。在讨论环节,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巧表达了自己对他心问题与动物伦理之间关系的疑问,兰州大学的郭昱辰表达了自己对虚构主义与行动关系的怀疑,伦敦大学学院的丁佩萱提出了文学作品中的伦理边界问题,以及什么时候边界可以用来衡量文学中的道德问题。

(韩存远、孙云霏)

最后的议题围绕虚构与情绪和想象的关系展开。第一场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胡可欣作题目是 “虚构,想象与心理表象:何为想象的实质”的报告,胡可欣从心灵哲学角度对心理表象在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中扮演的角色做了分析与考察。结合实际的案例,胡可欣论证阅读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叙事所引起的想象不一定总是能够唤起心理表象。想象力甚至可以采取完全不需要心理表象的方式进行。诗人所虚构的东西并非某种可以被明白感知到的心理表象,而是一种多层的可能性结构。这样,虚构叙事所引起的想象远远超出心理表象的范畴之外。因此,想象的表征主义并不可靠。第二场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龚亦星带来题为 “虚构作品触发真情吗?从分析美学的视角看”的报告。在虚构领域中,虚构情感悖论问题是受到学界长期关注的重点问题:明知为假的虚构作品如何能引发真实情感?龚亦星认为很多尝试解决该悖论的问题都忽视了文学作品往往带来强于现实的丰沛情感体验。对虚构作品的扮假作真必然有层次地同时包含着“假”与“真”,并如此显出文学作品在艺术审美中的张力。虚构作品保证为真的承诺让我们置身于那个世界,而虚构性则用超现实的内容予以强于现实的冲击。可以说,虚构带来强于现实的丰沛情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超真实性,文本世界蕴含着某种程度上的真,作者与读者共同加入到这种真之中。第三场报告由山东大学研究生何韬韬带来题为 “论珍妮弗罗宾逊情感理论对虚构的悖论的解决”的报告。在何韬韬看来,珍妮弗·罗宾逊在反思情感认知论的基础上提出情感评价理论,认为情感是一个包含非认知情感评价、生理变化和认知监测等因素的过程,并将情感评价理论用于分析虚构文学的情感性经验,为回应和解决“虚构的悖论”提供了一个特殊方案。这种方案放弃了原本带来问题的认知主义理论,转而拥抱了一种非认知的情感理论。在讨论环节,大家对虚构作品中的真与假做了进一步的澄清,也对何种因素影响读者的情感体验做了讨论。

(胡可欣、龚亦星、何韬韬)

萃英人文学术沙龙是兰州大学为进一步落实兰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提升计划,推动兰州大学新文科建设,拓宽广大师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发展,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搭建一个学科之间会通,交流和融合的新平台。秉承“加强交流、碰撞思想、启迪智慧、促进发展”的理念,营造自由、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助力高水平创新性科学研究。

文字:郭昱辰

图片:李承志、陈皓禹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