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山东大学李曦研究员做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第52期

发布时间:2024-06-21   字体大小T|T

2024年6月17日,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萃英学院和甘肃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邀请,山东大学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李曦研究员做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52期暨世界文明对话系列讲座,在榆中校区作题为《<耶利米哀歌>里的创伤回应:兼论东(古)西(今)文化在创伤回应上的异同》的学术报告。讲座由哲学社会学院郭昱辰青年研究员主持,成静副教授与复旦大学博士生周子钦参与对话。

李曦在一开始坦言自己的研究属于跨学科研究的一部分,他希望通过这个讲座展现出跨学科研究的前景与魅力,同时兼顾提及跨学科研究的困难。

在第一部分,他概述了宗教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基本进路。第一条进路专注于研究宗教在调适心理等方面的功能,以及研究宗教产生这些功能的内部机理。第二条进路则从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宗教现象与宗教文本进行说明。例如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对基督教圣礼所作的分析是对宗教现象进行心理学说明的例子,而Halperin从精神分析角度对《以西结书》所作的分析则是对宗教文本进行心理学说明的例子。在展现了宗教文本研究中采取心理学进路小众却光明的前景之后,他批评了这一进路目前过多依赖于弗洛伊德、荣格等人的精神分析学说。

第二部分,他介绍了《耶利米哀歌》的基本情况,包括关于作者、创作时间、文学体裁的不同学界观点,特别是哀歌作为个体哀歌、集体哀歌、葬歌、城市哀歌的不同可能性。随后他重点介绍了《耶利米哀歌》作为灌顶体诗歌的特色,这一特色只能在古希伯来语形式下得到体现;他还介绍了《耶利米哀歌》不同章节在人称变换方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基于《耶利米哀歌》的文本,他说明其中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即既有反神义论的声音,也有神义论的声音。对于这种情况,学界有着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强调其中的哀叹与哭诉具有反神义论的价值,另一种观点则强调其中对神的赞美具有神义论上的意义。他批评这两种观点的共同问题在于,只承认了其中一种声音,而忽略了另一种声音的存在。他更为赞同Bier、O’Connor、Dobbs-Allsopp等人强调两种声音共存的中间立场。然而他也批评这种立场在进一步追问下缺乏理论支撑。

第四部分,他展现了创伤回应对于文本研究的现状与前景。创伤回应认为,《耶利米哀歌》中的不同声音来自于作者对耶路撒冷陷落这一创伤性事件的回应,认可神的公义是正面回应,质疑神的公义则是负面回应。他首先援引了DSM-5中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的诊断标准,然后介绍了《耶利米哀歌》背后蕴含的创伤性事件,即耶路撒冷的陷落及随后的放逐。心理学研究发现对于PTSD的回应兼具正面与负面,他认为这一特点能够很好地解释《耶利米哀歌》中同时存在不同声音。他强调从创伤回应的角度解读《耶利米哀歌》,既能保留Bier的核心观点,又能克服这种观点缺乏理论基础的问题,同时还能解答是否这些声音是否包含神义论层面的质疑。基于这种观点,他依据DSM-5中PTSD的诊断标准分析了《耶利米哀歌》,由此重新分类了其中的不同声音。

第五部分,他回应了创伤回应解释可能面对的方法论问题。首先,关于是否可以把现代创伤研究用于古代社会的问题,学界存在两种极端立场,一种完全拒斥,一种完全接纳。在批评了各自的缺陷之后,他建议采取一种居中的立场。他援引心理学研究说明对创伤的心理回应既与大脑的特定部位的生理功能相关,又具有文化与社会的独特性,换言之对创伤的心理学回应既具有跨文化的基础,也具有文化特色。最后,他反驳了Alexander关于《耶利米哀歌》在构建社会与集体的创伤的经典观点。

对话环节,成静对《耶利米哀歌》中是否包含神义论的讨论提出了异议,李曦通过介绍学界观点作出了回应。周子钦认为李曦基于《耶利米哀歌》等文本作出症状学诊断对于精神病学的推进具有深刻意义,然而不赞同对于精神分析进路的否定,他建议客体关系学派的理论可以提供更好的统合,同时怀疑由于缺乏关键的身体维度,将PTSD的诊断标准应用于《耶利米哀歌》是否恰当。

在提问环节,外国语学院史雄波老师与李曦讨论了创伤回应这一观点在解决从多神论向一神论转变这一问题中的前途。几位同学则讨论了Bier的用词问题。

文字: 周子钦

照片: 孟繁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