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中国社科院李林研究员做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第51期

发布时间:2024-06-14   字体大小T|T

晴云轻漾,熏风无浪。6月7日,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萃英学院和甘肃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林研究员至榆中校区天山堂进行学术讲座,主题为:礼法与教道:伊儒会通的两个层面。本次讲座为知行讲堂“爱智”系列第51期暨世界文明对话系列讲座,由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及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勇副研究员与谈。

在讲演开始前,陈声柏首先代表学院表达了对于李林一行学者赴兰讲学的欢迎与感谢。同时,他以兰州大学近年来持续关注的世界文明对话议题的实例,同与会师生勾勒了当前宗教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概括了进行宗教学研究的必要性。

随后,讲演正式开始。李林介绍了学界目前对于伊儒会通的一些共识观点,一般认为佛教传入中国后,构成了中华文明的实质性传统,所谓“实质性传统”,即指向一种“有它没它不一样”的意义。而伊斯兰教传入后,在与儒家等中华本土文化的结合下,在某种程度上也与中华文明实质性传统有所关联,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基于此,对于伊儒会通的充分关注,也有利于推动相应宗教中国化注解的进展。

接着,他详细梳理了伊儒会通的相关背景。伊儒会通是指发生于明清之际延续至民国初年,在江南、云南等地的穆斯林知识分子及经师等群体的推动下,最终实现了中国化的伊斯兰文化与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文化相会通的文明发展。总体来看,在伊儒会通这一目标下,相关学术群体通过以儒诠经的手段,最终达到了汉文译著的结果。

在背景梳理的基础上,李林提出关注伊儒会通问题,需着眼于“和谁会通”和“会通什么”两个方面进一步思考。他认为,在“和谁会通”的问题中,可概括为伊儒会通、学通四教、多元通和与追求进步四个方面来分析,强调了伊斯兰教不仅只同儒家儒学进行了融合,也同中国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所会通。而在“会通什么”的问题中,他总结出经典阐释、思想文化、礼仪制度、生活习俗、生活器物与科学技术这几类会通的内容。

而后李林着重阐述了伊儒会通两大方向,即礼法化与教道化。礼法化指向中国伊斯兰教以“礼法化”实现“宗教与名教”“教法与礼法”的会通性要求。教道化则指向中国伊斯兰教以“教道化”完成“以道超教”“天人合一”的超越性要求。

具体来看,礼法化可被总结为以礼释法,以法显教,即通过礼法化改造使得“教法”变为“礼法”,大致可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种为不涉国法、刻意回避;第二种为相互比附、异中求同,即所谓之“教虽异,理实同”;第三种为化解张力、贯之以一。同时李林也举出“五常与五伦”等实例来辅助说明,并补充了礼法的内容与规范。

教道化则可被概括为在伊斯兰教宗教功修的中国化及中国语境下,一种将伊斯兰教作为修持之道的方向的理解,强调由教入道。对于教道化的理解也可分为三个维度进行。其一为圣人之教,与道相通;其二为修行之道,与教相合;其三为高士之行,护国辅民。在此三个维度中,李林分别以“法备三乘”、《五更月》的“天人合一”历程及保祖师为国祈雨等事例来具体说明。

最后,李林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伊斯兰教可能完成“由教到学”的深度转变,成为一套以塑造好人、好公民为目标的教育与教化、学习与修养方式的信心。在对于个人所做的相关学术工作的总结基础上,他再次强调中国伊斯兰教从来不是某种与世俗社会相对抗的异己力量,而是可以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资源,推进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

讲演结束后,陈声柏大致总结了李林的讲演思路,并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习李林对于形上及形下世界的整体关怀,要学会在生活中见到文明对话,做出有意思的学问。

此外,在场同学也同李林对于中国人对于宗教的认知、伊斯兰教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中可能出现的道统与法统问题及宗教信仰与民族习俗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请教,李林对于同学们所提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张志刚和李勇也对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补充回应。

文字:李昶霖

图片:王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