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日,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邀请,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朱烜圻博士主讲“哲学的科学进路”系列讲座第一期,作题为“作为一种人的现象的美学”(Aesthetics as a Human Phenomenon)的学术报告。哲学社会学院郭昱辰青年研究员、生命科学学院丛培昊副教授、外国语学院史雄波副教授,哲学社会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相关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座谈交流。
朱烜圻分别从进化心理学美学的产生背景、美学活动的两面性面临的指责、生境建设理论对审美活动中文化和进化论面向(aspects)的弥合、美学生境建设考古案例研究四个方面展开报告。
首先,他从微观背景和宏观背景两个方面分析了神经美学(neuro-aes)和进化心理学美学(evo-psy-aes)的关系。总结了进化心理学美学的三个核心:适应性源于自然选择和性选择(Adaptations result from natural selection and sexual selection);性选择机制——消耗资源的且诚实的信号理论(sexual selection,costly/honest signaling theory);副效应理论(by-product theory)。
其次,他提出美学活动带有两面性,即以适应器为中?,本?预设了?种静?的、内在的、强还原论的观念。与现实中个?和群体的审美体现的?化?涉性难以相融;?化和美学?度互渗的不同?化中。美学活动的这种两?性凸显出审美作为?个物种现象(a species’phenomenon)的复杂性:既展现出内在性(innateness)?展现出?化可塑性(cultural flexibilities)。这导向了所谓的:the Nature-Nurture Dichotomy (先天—后天?分)。
朱烜圻还提出生境建设理论(i.e., NCT, the Niche Construction Theory),力图容纳审美活动中的?化的和进化论的?向(aspects)。紧接着,他分别从核心主张和机制运行逻辑两个方面对NCT理论做了介绍。并且结合蚯蚓的松??为(K.Laland, K.Sterelny, 2006);河狸的筑坝?为(P.Bateson, 2017,p108.)两个经典范例,对生境建设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境建设理论的视?的最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了传统进化观局限性和潜在的归因谬误(causational misattribution)。同时,亦通过例证指出了先天性和后天性在进化?度的统?(亦容纳了by-product的存在)。因?,这?视?在美学理论意义上,为?种新的语境主义(相对于既有的?化语境主义)美学提供了实证的可能性。在这?视?下,?类的美学活动,尤其是现当代的美学活动,应当被看作当前社会?种重要的?境建设的实践类型。?选择性压?模型则是提供了度量具体的实践(包括了偏好、判断和?为)在演化动?过程中传播和稳定之过程的普适的原则。
最后,朱烜圻分享美学?境建设方面的考古学案例研究——以阿舍利?斧?化(Acheulean Handaxes)为例。研究发现,阿舍利?斧形态发展(与时间正相关)展现出相当的审美特征:例如对对称性的偏好,甚?形态上的设计。同时,实证研究排除了这些形态上的偏好与实?性/功能性的关联,进?步确证了此类偏好的美学相关性。结合案例研究,可以保守地估计,?种作为?化?境建设的美学实践?少开始于旧?器时代的阿舍利中晚期(也即50万年以前),这?阶段远早于智?(Homo sapiens) 的出现(~20万年前)。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标志着审美活动真正进?了?个结构上可类?于我们现如今的形态。
之后,两位与谈人分别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对报告提出了回应和评论。史雄波提出两个涉及到美学本质的问题,即在进化论美学的语境下,如何理解美学判断的普适性和审美的无厉害与非功利性。丛培昊比较了经典达尔文进化论与生境建设理论的差异,并对经典性选择理论的解释有效性做出了进一步的澄清和捍卫。
此次报告引发了大家关于下述问题的深入思考:作为解释美学现象的原理的普遍性问题;物种演变中的基因表达与生境建设的美学理论是否是强相关关系;如果没有基因作为基础,特定的文化行为如何在代际间保持等等。上述问题激发了在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就上述方面展开充分交流,实现了某种哲学与生物学的“对话”。
文:李承志
图:李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