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指导甘青联合救灾服务网络——开展灾害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培训(第一场)

发布时间:2023-12-21   字体大小T|T

2023年12月20日晚七点半,在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指导下,在甘肃省民政厅和兰州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针对12月18日甘肃青海地震后社会工作服务的迫切需要,兰州大学社会工作团队迅速组织开展了灾害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建设系列培训第一场讲座。此次培训邀请了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陈涛教授和四川农业大学齐华栋博士三位灾害社会工作领域经验丰富的专家进行实务分享。培训聚焦“从紧急救助到灾后重建”、“关注并尽力做好遇难者家属和儿童服务”以及“应急避险阶段的社工服务要点”三个议题。本次会议在腾讯会议和美亚联创直播平台同时开展,吸引了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全国近百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社会工作机构专业社工和志愿者等近2400余人次在线观看。

培训会议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兰州大学焦若水教授主持,培训伊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北京大学马凤芝教授做了动员讲话,鼓励与会社会工作专业师生、社会工作机构专业社工和社会组织成员主动掌握灾害社会工作服务专业知识,强化实务技能,为参与甘青两省地震灾区后续灾区居民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贡献专业力量。马凤芝会长高度肯定兰州大学社会工作团队在此次地震灾情发生后的迅速反应和社会工作专业的责任担当。

灾害社会工作实务能力提升培训阶段,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首先从广州援建、茂名台风泥石流、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和河南水灾等社会工作实务经验出发,提出“甘肃临夏震后社会工作介入思考”,强调了民政局等政府力量的发挥以及社会工作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性,社会工作可以再包括社会心理支持、社区经济关怀和生计现实等方面聚焦开展服务。同时,张和清教授指出灾害社会工作需要特别关注社会政治和经济根源,更好发挥社会工作在中长期灾后重建中的中观宏观作用发挥。最后,张和清教授基于日本深度参访的启发,认为中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灾害防范经验,高质量推动中国本土社工服务发展,提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中国社科院大学的陈涛教授重点围绕“关注并尽力做好遇难者家属和儿童服务”进行分享,他提出从文化敏感、危机事件与生活模式的角度进行介入,理解受灾群众的危机体验,通过哀伤辅导和情绪疏导等方式给予支持,真正立足他们的实际帮助他们重建生活模式。对于儿童服务,陈涛教授建议创设安全友好的环境,如儿童友好家园,以调动和发挥孩子们的潜力。陈涛教授还强调了发展性社会工作的要义,强调社会工作者在救灾服务中要充分考虑社会工作与经济发展、生计生活紧密结合,帮助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注重地方社会生态修复和发展等。最后,陈涛教授鼓励社会工作者全心全意做服务,扮演好照顾者、陪伴支持者和同行者的角色,也要注意服务中的安全与自我调适。

齐华栋博士强调社工在应急避险阶段应具备快速反应、有效沟通、危机干预等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对人们的影响。在应急避险阶段,社工需要摸清需求,精准对接物资,组织志愿者队伍进行自救,同时开展心理社会支持服务。在抗震救灾社会工作中,社工需要注意安全、关注文化和习惯,尤其是帮助灾区群众做好防火、危房、次生灾害等问题。齐华栋博士强调,灾害社会工作的服务是一个紧迫性和长期性并存的工作,社会工作者既要看到灾后的急难险重问题,也要做好长期打算和准备,应对接下来社区重建和社区发展的挑战。

三位专家分享结束后针对线上提问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他们强调了社会工作在灾害救援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专业能力的提升,如何尽快适应地震赛区文化及风俗习惯更好地服务于灾区人民,特别是遇难者家属和儿童等重点人群的专业服务,还就如何推进社会工作者灾后能力重建和角色反思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社会工作者需要在灾后重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受灾地区提供更加专业、有效的服务。

此次培训会议不仅为即将参与甘青两省抗震救灾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服务者进行了有效赋能,还为社会工作师生、社会工作机构、志愿者群体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据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将根据灾区下一步的实际状况与需求,继续支持兰州大学等高校 开展系列专业培训、讲座、督导等活动,链接整合相关资源,全力帮助社会工作高校、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灾区重建服务。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