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第六届“预流”的中国哲学工作坊——人工智能与哲学的“技术回应”暨“齐物智算”中国哲学深度学习模型群演示会议综述

发布时间:2024-12-31   字体大小T|T

2024年11月22日至11月24日,由《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中华孔子学会儒家古典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国学论衡》编辑部、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协办的第六届“预流”的中国哲学工作坊——人工智能与哲学的“技术回应”暨“齐物智算”中国哲学深度学习模型群演示会议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台北中原大学、中山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广州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20余位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哲学在AI时代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开幕式

11月23日上午,会议的开幕式由南京大学的白欲晓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学报》的执行主编、南京大学的王浩斌教授,以及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中国哲学史学会的副会长吴根友教授,分别发表了致辞。

(开幕式现场)

作为本次会议的主持人,白欲晓教授首先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会议的背景、目的和重要意义。他强调,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哲学如何与AI技术相结合,既是一个前沿的学术问题,也是一个关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议题。白教授还指出,本次会议旨在搭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促进哲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哲学在AI时代的创新性发展。

(白欲晓教授发言)

王浩斌教授向在座的学者们致以热烈的欢迎,并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热切期待。首先,王教授阐述了《南京大学学报》学术工作坊的核心理念,他强调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参与和推动中国哲学领域中最为前沿问题的探讨工作。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南京大学学报》期待能够在这个哲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研究的新兴领域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其次,王教授指出,本次会议的核心目的是为各位学者搭建一个思想交流和研究合作的平台,旨在借助新时代技术的力量推动中国哲学的创新性发展。同时,王教授期望在座的每位学者能够利用《南京大学学报》所提供的平台,共同讨论并展望中国哲学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前景。最后,他期望在各个讨论环节中,各位专家和学者能够充分且自由地交流意见,以期对此次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王浩斌教授致辞)

吴根友教授强调,武汉大学哲学实验室正积极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实验室的核心工作聚焦于“从AI看哲学”,而非“从哲学看AI”,其目的在于利用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技术实现哲学思想的AI建模,从而提高科研效率。吴教授在回顾哲学史时指出,哲学研究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科技进步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紧密相关。当前,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人文学科,哲学领域亦不例外。运用新技术来推动中国哲学研究,这是新时代赋予哲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挑战。武汉大学的“哲学实验室”正是对这一时代趋势的积极回应。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要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更为关键的是,通过AI学习哲学思维,提升其智能化程度,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止AI“异化”是哲学与AI融合的深层需求。吴教授强调,技术本质上是中立的,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选择却蕴含着价值导向。因此,哲学研究的介入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以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研究中,探索如何在人工训练的辅助下,使AI更高效地适应人的全面发展,是实验室应继续深入挖掘和拓展的领域。同时,哲学与人工智能互动的实验活动需要学术界的共同支持。训练经过哲学专业工作者审核的模型,是哲学学科在人工智能浪潮中的使命。

(吴根友教授致辞)

11月23日上午,会议的主旨发言环节由南京大学的成祖名教授主持,广州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的鞠实儿教授、台北中原大学的黄信二教授、兰州大学的邱德钧教授、武汉大学的李巍教授依次发表了演讲。

作为会议主旨发言环节的主持人,成祖名教授首先表达了对本次会议召开的热切期待,并对会议主题“人工智能与哲学的‘技术回应’”的重要价值给予了肯定。成教授强调,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当下,哲学研究不应仅限于对技术的批判与反思,而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技术的构建与引导之中。他提出,哲学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人类智能本质的认识,还能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指导。成教授期待与会者能积极投身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推动人工智能与哲学的共同进步贡献力量。此外,他表达了对本次会议的殷切期望,希望它能成为哲学与人工智能跨领域交流的典范,为未来两个领域的深入合作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智能论证实验室”的主任,鞠实儿教授对武汉大学哲学实验室所训练的中国哲学深度学习模型群进行了介绍并给予了肯定。他指出,“齐物智算”这一模型,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取文本中的思想要素,专注于论证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解决语义相似度等问题,它是一个高效的深度学习系统。然而,鞠教授强调,网络学习不仅是一种新兴工具,更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模式,它能够激发用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有助于识别新问题,AI可能重塑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知模式。通过回顾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经历,鞠教授强调,网络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与传统逻辑和规则分析截然不同的新视角,推动了对现有哲学和思想分析的深刻反思。当前,人工智能技术,例如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处理海量数据来识别模式和规律,打破了传统逻辑思维的界限。在文本思想提取方面,通过构建注意力机制分析文本内容,为复杂文本分析和信息提取提供了新方法。随着网络学习的普及,哲学研究拓展了新的视角和方法,进一步推动了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哲学领域应更加重视人工智能技术在哲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促进跨学科的合作,以期待在未来哲学的探索中孕育出更多的创新。因此,实验室应致力于培养更多的年轻学者,培育能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创新思维和丰富想象力的团队成员。同时,要借鉴其他优秀团队的经验,共同开发超越当前作为工具AI的哲学学习模型。

(鞠实儿教授发言)

黄信二教授的演讲主题为“‘儒学’与AI‘儒学’”,他针对传统儒学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儒学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他明确表示自己的观点是基于“传统儒学视角审视AI”的立场。在黄教授的视角中,时代的变迁促使他开始思考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运用传统儒家的语境来阐述新外王的理念。他强调,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人工智能时代,儒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其核心价值和原则如何继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探讨传统儒学与AI儒学的关系之前,黄教授分析了数据系统和数学计算的特点以及边界问题,指出数学计算的优点是可计算性,AI儒学属于可说的系统,不包含那些难以言表和无法表述的元素。再次,他进一步强调,在AI时代,真人教师不能仅仅从表面现象来审视科学与儒学的关系,而应敏锐地识别文字儒学与数字儒学之间的界限。换言之,随着AI技术的进步,传统儒学教师必须勇敢面对科技发展的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基础在于深入理解AI的构建原理及其不同设定项的含义。如此一来,传统儒学工作者既需要承认AI儒学的强大工具性能,还要引导学生思考数据设定之外存在什么,如何补足科学消除掉的东西,怎样保持传统儒学的味道等。

(黄信二教授发言)

邱德钧教授深入讲解了语言计算处理的方法和Transformer技术大规模应用时所引发的问题。邱教授强调,大型语言模型(LLMs)面临的一个核心挑战是“幻觉”现象,即模型可能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文本,并被用于新的任务,这可能会对系统的安全性或可靠性造成影响。邱教授指出,在寻求更为根本的解决方案之前,应当首先在理论上深化对该问题的理解,并完善应对策略。一方面,他强调,训练语言模型的关键在于避免产生幻觉(hallucinations)、限制模型输出的范围,同时增强其表达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他指出,当前面临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一致性与广度,并解决传统案例——生成对抗网络(GANs)所存在的问题。换言之,语言生成模型所产出的语言应当既合理又准确,同时模型还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展现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随着文本内容的不断扩展,稳定性与一致性同广泛表达之间出现了一种矛盾。在广泛的知识领域与保持一致性之间,存在一种固有的、难以调和的冲突。值得注意的是,邱教授指出,在特定领域内,这种矛盾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也就是说,在针对特定的专门领域时,可以训练规模较小的模型。虽然这可能并非最佳的知识传递方式,但它已经成为处理文本信息的一种高效模式:它既全面又省力,同时还能大幅节省时间。

(邱德钧教授发言)

作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华文化智能论证实验室”的负责人,李巍教授向《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表达了真挚的感谢,并展示了由吴根友教授带领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实验室所研发的“齐物智算”这一中国哲学深度学习模型群。首先,李教授对“齐物智算”模型群的核心要义进行了阐释。他强调,这项工作的进行依托于人工神经网络,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度学习,处理的是非线性问题。其次,李教授主张“人工智能”的核心在于“人工”而非“智能”,专业领域学者的研究能力决定了其训练出的AI的水平。对于人类而言,无监督的机器学习难以解释,因此,确保人工提取特征这一过程的高质量是训练模型的关键。再次,李教授指出,他所搭建、训练的模型群专注于处理中国哲学文本中的相关话题,其对思想文本特征的提取主要包括三类:与论证相关的;与观念相关的;与修辞相关的。在这次会议上,首先呈现的是刻画论证的深度学习模型,该模型基于图注意力网络,旨在运用图形模型解决中国古代文本中的论证问题。接着,李教授现场演示了这一模型的操作流程,并展示了示例文本的运算结果。从演示中可以看出,“齐物智算”论证模型不仅能够展示输入文本的论证要素,还能将这些要素结构可视化,转换成二维(2D)和三维(3D)图像。此外,李巍老师还简要概述了自己正在训练的其他模型,并强调,传统哲学必须直面人工智能时代为人文学科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随后,中山大学的何杨副教授根据本次会议的主题以及上午的发言内容,主持了答疑和讨论环节。

(李巍教授发言)

(李巍教授“齐物智算”中国哲学深度学习模型群演示)

(何杨副教授发言)

11月23日下午,圆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匡钊副研究员主持,多位学者参与了讨论。匡老师首先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即在面对技术带来的巨大冲击时,哲学界通常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和行动。他指出,哲学领域往往倾向于采取一种应激式的反应,以及对抗性的反思来应对这些挑战。自20世纪以来,中国哲学界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范式转变,这些转变不仅重塑了哲学的理论架构,也推动了知识层面的更新与变革。从这个视角审视,作为一门现代学科,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基调,始终是将对传统文本的阐释和解读,融入科学的解释框架之中。人工智能(AI)技术的崛起,无疑为这一趋势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强大的工具。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成熟,现阶段,哲学工作者应当更多地依赖技术回应,而非伦理回应,以确保现代人文研究能够吸纳并融合科学的元素。因此,关注人工智能在大规模文本处理和分析应用中的实际效果与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数字人文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议题。在这一背景下,“齐物智算”深度学习模型群的开发和应用,正是一个重要的尝试,它标志着人工智能在中国哲学领域中的实际落地,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随后,与会的学者们围绕“哲学与AI”这一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在讨论中,大多数学者聚焦于“边界问题”,努力探寻文字表述与数据表述之间的分界线。他们认为,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不仅需要精通人工智能的构建技术,还应当思考在人工智能的设定范围之外,有哪些尚未探索的领域。

(圆桌会议现场)

闭幕式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永路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匡钊进行学术总结,兰州大学教授陈声柏发表致辞。张永路所长强调,已经成功举办六届的“预流”中国哲学工作坊,始终秉承一个共同的学术旨趣:如何科学、规范地开展中国哲学研究。今天的会议主题与这一追求高度契合,期望未来能继续沿着这一路径深入发展。张所长提出,一个世纪前,陈寅恪先生将“预流”一词用于敦煌学,而今,本次会议将“预流”应用于中国哲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交汇点。他希望本次会议能像蝴蝶效应一样,激发对现代中国哲学方法论的新一轮思考。

(张永路所长发言)

随后,张永路所长邀请了作为主办方之一的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儒家古典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匡钊副研究员进行会议总结。匡老师指出,圆桌会议环节的讨论已经十分深入,基于此,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以一种积极和开放的态度去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于中国哲学这一学科来说,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动和发展的任务。匡老师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围绕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AI)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辅助工具。AI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减轻中国哲学研究者在处理大量文献资料时所面临的负担,从而使得研究者们能够因此获得更多的时间、精力、胆量去深入挖掘和探讨那些更为本质和深刻的哲学问题。

(匡钊副研究员发言)

随后,匡钊副研究员邀请了《国学论衡》集刊主编、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发表闭幕致辞。陈声柏教授首先向主办方《南京大学学报》表示了感谢,他提到,这次工作坊不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是推动了人工智能与中国哲学研究的深度融合。接着,陈教授回顾了历届“预流”会议的主题,并指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实际上是对“第二届‘预流’的中国哲学研究工作坊——“古史辨”与现代中国哲学研究”所强调的科学精神的继承。陈教授强调,跨学科研究的核心在于深入问题本质,而非仅仅停留在学科的界限上。他进一步指出,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在处理众多问题方面表现出色,但边界问题仍然经常被提及。然而,边界并非仅通过讨论就能明确,而是需要通过实践来划定。当前的AI与早期的推衍式AI有着显著差异,它具有具身性,这一点与哲学或逻辑学的吸引力相似,是可感知、可被说服的。陈教授认为,如果哲学被视为一种概念游戏,是可以被经验的,能够讲述故事,那么中国哲学与AI的联动正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如果借助人工智能重新审视文献的新体验激发了我们对未知边界的探索,从而揭示了在可言说的领域之外,依旧存在着形而上的元素,这恰恰证明了人类主体性的存在。

(陈声柏教授致辞)

第六届“预流”的中国哲学工作坊——人工智能与哲学的“技术回应”暨“齐物智算”中国哲学深度学习模型群演示会议最终在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张永路所长的主持下圆满落幕。本次工作坊由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出土文献与先秦名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3VJXT003)提供学术支持!

文图:李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