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7-8日,“生命中的心灵现象”青年学者工作坊第一期在兰州成功举办。工作坊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科学·经济·社会》编辑部和“生命中的心灵现象”青年学者工作坊组委会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兰州大学的师生围绕工作坊主题分享了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7日上午,会议开幕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胡可欣主持,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兰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邱德钧致辞。陈声柏院长对参会学者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朱锐老师表示怀念,朱锐老师与兰大有着深厚的渊源,跨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就是受到朱锐老师的启发。邱德钧教授同样对朱锐老师表示怀念,兰大的“逻辑、认知与人工智能”课程就是在朱锐老师的帮助下开展起来的,在兰大乃至于其他高校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工作坊在会议致辞和合影后拉开帷幕。在中国人民大学胡可欣同学的主持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老师首先带来了《多感官经验的认识优先性》的精彩报告。他指出,在当代认知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历程中,对不同知觉的认识不断深化。曾经,人们强调不同知觉的领域特异性和信息封装性,但近三十年来,多感官交互作用开始受到广泛关注。郁锋老师将多感官交互区分为竞争和协同两种形式,并通过对跨感官错觉的分析,从避免冲突和提升感知过程的融贯与置信角度,有力地论证了多感官交互是感知适应性的表现,能够增强感知辩护能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孙骞谦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唐祺林同学分享了题为《论黑格尔〈精神哲学〉中的心灵哲学方案:一种对康德模型的疗愈》的报告。他提到,当代英语学界对黑格尔哲学的心灵能力与认识论存在语义学和概念主义认识论进路,但这其中存在对论域与文本的误认。黑格尔区分了逻辑生命、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三个层次的“生命”概念,为克服心物二元论提供了独特思路,其反康德的表象理论也为当代心灵哲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郭昱辰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7 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老师的主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陈嘉林同学以《植物具有能动性吗?——基于动态核心模型的解释方案》为题进行报告。长期以来,能动性的讨论主要局限于动物界,然而,随着植物学家和生态学家的深入研究,发现植物也展现出更为主动且灵活的一面。为回应植物使用主动性词汇被批评为隐喻和拟人化的问题,陈嘉林同学引入动态核心模型,试图以生物学机制解释能动性,使植物的能动性能够纳入更恰当的框架,并与动物和人类的能动性形成连续体。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锋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接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胡可欣同学以《动物如何了解彼此:基于动缘理论的社会认知方案》为题进行曝光。她指出,传统的社会认知解释将其理解为个体内部的推理过程存在诸多问题。而以“动缘”概念为核心的生态学方案,则关注动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将社会认知理解为个体对动缘的反应,为理解非人类动物的社会能力开辟了新的路径。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吴雪梅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邓俊杰同学深入探讨了《何谓现象学的心灵?—— 从现象学心理学到生成现象学》。胡塞尔在先验现象学中并不讨论心灵问题,但在后来的未刊稿如《现象学心理学》《观念II》中,心灵重新回到讨论中。当代现象学家结合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的前沿成果,重新思考现象学的心灵问题。生成现象学是现象学在认知科学中的实践,它对心灵进行了现象学与认知科学相结合的诠释。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孙骞谦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8 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的孙骞谦老师主持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路文同学的报告以《感受质的私人性及其双重含义——重审感觉予料论》为题深入探讨感受质。感受质对应日常感受却又充满争议,其核心私人性是争论关键。当代策略多预设感受质现象性呈现时有确定的质性,却忽视质性来源。此混淆源于感觉予料论式感受质双重含义的错用。路文同学指出,感受质质性非仅由现象性确定,有公共性维度,如塞拉斯等理论所示,其并不神秘,“感受质”概念宜被搁置。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郭昱辰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赵海若同学以《不合则一元论与意识的神经相关物》为题作报告。她指出,生命发展中意识相对晚出,科赫与查尔莫斯等界定了NCC,但发现NCC并不意味着能阐释意识与神经活动关系,其在多哲学理论前中立。赵海若同学基于不合则一元论,类比戴维森心理与物理事件关系,认为意识与NCC是个例同一而非类型同一,为二者关系构建了融贯形而上学框架。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吴雪梅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最后,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郭昱辰老师主持下,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吴雪梅老师以《脑机接口下的虚拟现实是一种错觉吗?——对查尔莫斯“模拟假设”的反思》为题进行了深入反思。通过分析查尔莫斯的“模拟假设”与“生态-生成进路”(EEC)的分歧,指出模拟假设虽正确揭示了知觉可被延展,但忽视了时间维度;EEC进路认识到虚拟现实非错觉本质,但在论证中忽视了涉身认知论题的局限性。综合考虑,脑机接口下的虚拟现实不是错觉,而是真实的实在,这一观点为未来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方向。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孙骞谦老师对其进行了评述。
本次“生命中的心灵现象”青年学者工作坊为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为关于生命中的心灵现象的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这些青年学者的努力下,这一领域的研究将不断深入,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与心灵的奥秘提供更多的智慧和启示。
文字| 邓俊杰
图片| 吴雪梅、陈嘉林、唐润天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