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月满童心绘中秋”-社工与灾区儿童共度中秋

发布时间:2024-09-19   字体大小T|T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中华民族传统佳节-中秋节来临之际。在这个寓意团圆与丰收的美好时刻,积石山大河家镇韩陕家村和周家村的孩子们也收获了一份别样的关怀与温暖。由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资金支持,兰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共同执行的“积石山地震灾后重建困境人群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为灾区孩子们组织了一系列以中秋节为主题的精彩活动。其旨在借助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助力孩子们重塑信心,增强生活抗逆力。

在韩陕家村,社工宋洁带来“月饼吃几块”的破冰游戏,迅速消弭了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感,营造出一片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紧接着,在“圆月连环介绍”环节中,孩子们于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彼此相识,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与友谊。

社工管露露为孩子们详细介绍了中秋节的起源,涵盖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以及与农业生产的紧密关联。通过生动讲述,孩子们深刻认识到中秋节不单是家庭团聚的时刻,更是对自然恩赐的感恩以及对丰收的欢庆。

在周家村,社工张岩引领孩子们步入神话传说的奇妙世界,讲述了嫦娥奔月的动人故事。这个古老的传说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之门,让他们与月亮建立起更为深厚的情感纽带。在活动导入的尾声,社工王娇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中秋印象与家庭庆祝传统,使孩子们在交流中探寻共同的文化记忆,同时也体悟到每个家庭独特的庆祝方式。这种分享与交流为后续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更加全情投入、尽情享受。

“手绘中秋,绘画接龙”调动了每个孩子的积极性,他们都拥有了在卡纸上描绘自己心中中秋节印象的机会。每个孩子仅有30秒时间完成自己的部分,随后迅速传递给下一位小朋友,这种快节奏的绘画方式,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快速反应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与团队协作精神。最终,每组孩子共同创作完成了一幅独具个性与创意的中秋主题画作。

画作完成后,每个小组的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依次分享自己所画内容的深刻含义。有的孩子绘出一家人围坐在满月下共享月饼的温馨场景,有的则描绘了嫦娥奔月的传奇故事。这些画作不仅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更表达了他们对家庭团圆和传统文化的珍视之情。

“月亮切割大作战”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每个孩子都拿到一张画有圆形月亮的白纸。他们需用笔代替刀,尽可能多地“切割”出月亮的碎片,且每人仅有三次机会。这个游戏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空间想象力,还锻炼了他们的策略思考能力。

孩子们在小组内展开热烈讨论,尝试不同的切割方法,以求获得最多的“月亮”碎片。有的孩子尝试直线切割,有的则选择曲线或螺旋切割。每个小组都推选一位代表,向所有人展示他们的切割方法与成果。这个游戏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无尽欢乐,还让他们在游戏中习得了几何知识。

当中秋圆月缓缓升起,积石山的孩子们在兰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团队的悉心陪伴下,度过了一个温馨且意义非凡的中秋节。孩子们不仅尽情体验到了传统节日的无穷乐趣,更在艺术创作与团队合作中找到了自我表达与情感释放的有效途径。这些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广阔平台,也为他们的心灵送去了温暖与慰藉。我们坚信,这些活动将成为他们心中弥足珍贵的记忆,亦是他们重建生活道路上的一盏璀璨明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