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4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携手甘肃省社会工作联合会以及省内外多家社工专业高校与社工机构,在临夏州积石山县召开“地震灾后社会康复与生活重建专题讨论会”暨第二期“督导共学支持网络培训坊”。
在这次专题讨论会上,张庆宁首先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积石山地震灾后社区康复项目。该项目以“全人康复”和“社区为本康复”为理念,致力于为地震中的伤员和社区残疾人提供全面而多元的康复支持,旨在促进其身心健康恢复,以期推进社区康复和融合发展。
来自省内外多家社工机构的一线社工老师们,基于自身丰富的实务经验,就不同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内容涵盖了灾后伤者康复个案管理、灾后社会工作服务经验与反思、社会工作一线服务经验历程与专业反思、功能障碍者日常生活体验以及历奇体验与社会工作服务理念的再认识等多个方面。
彭贤清以积石山灾后的实际服务案例为切入点,强调个案管理在灾后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丁虎则反思了灾后社工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提升的技能,为在场的社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盛俊锋提出社工在服务中需要高情感投入并且需要体现专业价值理念,朱应涛则通过体验式教学,加深参会社工对功能障碍者的理解李会老师通过历奇体验,强调了社工游戏的深层价值,不仅在于破冰,更在于觉察自我、启迪智慧。
钟耀林就灾后生产生活重建与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应用进行分享。当前灾后服务情景发生显著变化,从紧急救援已转向安置、重建阶段,需求变得更为复杂、多元,应在实务工作中运用更加整合式的社会工作方法,重回社区,从资产视角出发,激发社区潜力,从培育兴趣组织转向孵化服务组织,进而建立社区组织,实现社区组织化,增强社区培力。
5月25日,专题讨论会的地点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兰州市明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儿童之家举行。
赵茜讲解了灾后社会工作服务的活动设计,作为社工需要在灾后重建过程中了解居民的需求并对社区资产进行评估,设计因地制宜的服务方案。彭贤清分享了自己近十年来的志愿服务经历,并主持灾后团体实务督导,参会人员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复盘学习收获。
石玉其讲解了社区康复的概念、优势和国内发展现状,提出在实务中可以与当地政府、专业机构、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相互合作,发展以作业治疗为核心理念、社区为本和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李会则强调灾区服务即为社区工作,儿童安全问题也是社区安全问题,需透过儿童了解家庭和社区,进行社区故事描绘和康复理念的推广,让康复对象有价值、有尊严地生活,让他们被家人、被社区和社会看见其优势和潜力,更好地融入社会。
这次地震灾后社会康复与生活重建专题讨论会和培训不仅是一次实务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更是一次启迪灾后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创新,希望能够激发更多的社会工作者投身于灾后社会康复与生活重建中。同时,我们也期待通过这样的平台,能够汇聚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灾后重建工作,为有需要的人传递希望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