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下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走进社会?行者无疆”实习实践团队一行顺利抵达玉门老市区,玉门市副市长李正义,玉门老市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张智君等地方政府领导对团队的到来表达了热烈的欢迎。7月17日上午,围绕本次实习实践主题——“资源枯竭型工业城市的文化遗产、社区建设及转型发展”,实习实践团队与老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在管委会9楼会议室举行调研座谈会,并开展实习实践基地的协议签约和授牌仪式。
玉门市老市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兼纪检委员陈兴荣,玉门老市区文旅办负责人李娜,玉门铁人干部学院教务科研部副主任刘欣,玉门老市区社区书记马蓉、贾艳琴、冯媛、方艳琴出席座谈会。哲学社会学院党委书记孙立国,党委副书记王仕丁,社会学系副系主任台文泽副教授,甘肃省工业经济与信息化研究院专家、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唐虹以及参与本次实习实践活动的十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本次座谈。活动由陈兴荣同志主持。
座谈会上,陈兴荣、孙立国、王仕丁、台文泽及合作双方代表分别进行发言。陈兴荣对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行者无疆·走进社会”团队的调研工作表示大力支持,并就玉门市老市区的整体概况、日常管理、人口及社区状况、园区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发展治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创新做法、存在的需求和困境进行了详细介绍。他提到,玉门老市区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铁人王进喜的故乡,是我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和石油工业城市。近年来,老市区工业园区抢抓“双碳”机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中东部化工产业转移,初步形成了以特色石油化工和高端精细化工产业为主导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绿色环保、现代煤化工、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并行发展的“2+X”产业体系。在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自1939年玉门油田投入开发以来,至今已走过84载峥嵘岁月,玉门老市区已成为一座宝贵的中国石油工业文化资源宝库,最具代表性的工业文化遗迹有18处。而后,陈兴荣进一步提出对本次实践合作的期待,希望双方能够在产业发展、工业文化遗产开发及保护、基础设施改造、社区治理、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实践,充分发挥社会学的学科优势推动解决玉门市老市区的难题。
孙立国书记就玉门老市区调研实践以及合作共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实践基地事宜进行详细阐述。他谈到,“国家有需要,兰州大学就有回应”。学校在贯彻落实服务地方战略上,做了很多努力,希望借助此次实习实践合作,继续发挥专业力量,挖掘优秀工业文化遗产资源,推动玉门市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同时也希望可以借助本次合作机会,探讨社会工作介入西北地区社区工作的模式。他最后提出,特别感谢玉门市老市区管委会、铁人干部学院及各社区负责人,将自己的优秀经验及面临困境分享给实践团队,为师生顺利完成这次调研提供了巨大帮助。
王仕丁副书记表示,总书记说过,要把论文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兰州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和玉门老市区的铁人精神相契合,为我们此次调研打下了思想基础。他对“走进社会,行者无疆”调研实践团队提出嘱咐,希望同学们在本次实践调研中,多发现、多观察、多调研、多做事,要多和社区打交道,在实习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希望管委会和社区领导为同学们开展实践过程中提供支持。
台文泽副教授谈及此行来到玉门,将带领学生围绕玉门老市区工业基地的历史发展、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及社区建设等开展调研,通过综合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社会工作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积极发掘老市区作为工业基地的历史记忆和体验,探索老市区工业文化遗产及其活化利用,考察和总结老市区已有的一线工作实践和经验,探寻社会工作介入玉门老市区社区建设的可行模式与路径。
在双方座谈交流阶段,铁人干部学院教务科研部副主任刘欣老师介绍了铁人干部学院的基本情况,并就课程内容开发提出了进一步合作的意向。老市区管委会文旅办负责人李娜就关于老市区的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经验进行了分享介绍,并向调研团队提供了书籍等资料。各社区主管书记介绍了所在社区目前的状况、工作经验及存在的困境,并就接下来如何深入社区开展调研工作进行了交流。学院为出席本次座谈会的各方赠送交流旗,以表达对玉门市支持学院开展实习实践工作的衷心感谢。
接下来,孙立国书记代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陈兴荣同志代表玉门市老市区管委会,签订并互换《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书》,并在双方参会成员的共同见证下,郑重举行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当日下午,“走进社会·行者无疆”调研实践团队在文旅办负责人李娜的带领下,参观了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老一井、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君庙、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玉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铁人干部学院、油城公园1956专家楼、原市政府办公楼等老市区的工业文化遗址遗产。
哲学社会学院2023年暑期学校之“走近社会·行者无疆”调研实践活动围绕“工业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文化遗产、社区建设及转型发展”的主题,选取“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和曾号称中国“第一石油城”的玉门为调研对象,关注如何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探讨此类工业城市的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社区建设及新型发展等现实性问题。
在本次为期十天的活动中,学院师生将共同走进玉门老市区,深入党政机关、社区及企业,对其进行历史与现实的多层面、多角度的考察,并深入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议题,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积极响应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号召,培养兰大学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文字:姚雪纯、周彤、杨慧茹
图片:包兰兰、岳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