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华中科技大学张廷国教授做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37期

发布时间:2023-06-14   字体大小T|T

6月11日下午,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萃英学院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张廷国教授在榆中校区天山堂A310教室为兰大学子作题为“对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一种现象学反思”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由靳宝副教授主持,郭吉军教授做与谈人。来自哲学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萃英学院的六十余位同学参加本次讲座。

张廷国首先围绕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提出澄清哲学史研究的任务在于寻找并理解支配着一切历史上的目的设定以及与这些目的设定相互对立而又彼此相互贯通的各种变化的内在统一性。通过引入目论的方法来考察中西哲学之间的不同以及开展对话的可能性。基于此,张廷国通过比较研究的哲学思维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讲述。

在第一部分的讲述中,张廷国根据哲学史演变的内在逻辑过程,通过举例亚里士多德的传统哲学思维:从泰勒斯到柏拉图;黑格尔的观点以及胡塞尔哲学研究解释了哲学史研究的任务。黑格尔的哲学观认为,哲学规定哲学史研究的任务,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客观科学,它不是意见,也不是意见的产物,哲学的目的即在于用思维和概念去把握真理。进一步讲,哲学是理性的知识,哲学史是合乎理性的要求的,从这个意义上,哲学史本身就是为研究哲学而服务的。

继而,张廷国介绍了胡塞尔哲学研究的重要地位和对哲学学科发展的贡献,胡塞尔的哲学观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史,两者是部分和整体的有机统一。哲学史是具有“目的论性质”的连续的统一性整体,统一性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哲学史本身具有统一性,作为贯穿着多个理念的整体而紧密契合;其二是哲学史的统一性具有目的性特征,目的性支撑起整个哲学的发展,胡塞尔据此回到文化的共性与独特性上,抓住哲学史研究的核心与目的,用鲜活的例子揭示、寻找不同哲学理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因此哲学史本身就是哲学的。因而,哲学史研究其内容衔接十分紧密,同样也在探讨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

紧接着,张廷国讲到哲学史研究的回溯的目的设定。回溯是为了反思,回顾整个哲学史发展前进的过程,把握整体性的哲学研究思路,对古代哲学思想、对后来解释性的哲学思想以及当下的哲学思想进行反思,而反思也是在重塑哲学研究。张廷国讲到,重塑需要现象学的还原,重建对结果的评价,转述不同的哲学史观,最终回归生活,积极表达哲学意涵,回到哲学本身,讨论哲学的最终议题。此外,张廷国特别提到在回溯哲学发展的历程中,要注意防止不作为的哲学和过度诠释的哲学这两种误解,致力于完成并思考哲学的统一性,只有从最终的创建中才能呈现出一切哲学和所有哲学家统一的方向。

最后,张廷国从哲学的目的设定讨论中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西方古希腊哲学的理念是建立一种“关于自在存在的普遍科学”走向知识与意识相区分的道路,特别强调理性目的论的重要性,认为人的理性是唯一能够认识自在存在性的东西。而中国哲学设定了道是最高目的的哲学理念,追求自然之理,强调“天人合一”“人性目的论”的重要性,蕴含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涵,为中国社会伦理学的产生奠定基础。这两种不同的设定再一次回归到哲学史发展回溯的本质,哲学的视野定位始终是追求真理和绝对的自身平衡,因此哲学不是一代人或几代人的学问,而是人类永恒的真理追求。

郭吉军表示自己从张廷国的讲述中收获良多,对张廷国表示衷心感谢。接着,他结合自己从事哲学研究的方法与丰富经验,细谈了自己对张廷国所讲“哲学史研究的现象学反思”的理解和启发。

哲学对大家而言并不陌生,而回溯哲学及哲学史发展的历程,以一种全面而系统、理性的思维去看待对于理解哲学议题和哲学研究的本质问题至关重要。与同学互动结束后,靳宝对本次讲座作了总结,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哲学的敏锐思维,善于观察、总结和思考,真正将哲学研究融入生活之中。

文字:丁瑞群

图片:袁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