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通知公告

哲学社会学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第55期——彭传华教授

发布时间:2024-07-13   字体大小T|T

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萃英学院和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邀请,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传华教授将于2024年7月18日举办学术讲座,欢迎全校师生积极参加!

主讲人:彭传华 教授

主持人:陈声柏 教授

与谈人:王涵青 教授

题   目:“真”“俗”之间:章太炎批评王学的思想历程及真正动因

时   间:2024年7月18日19:00

地   点:榆中校区天山堂A401

内容简介:

章太炎秉承事功与学术二元的评价观,对古今中外“既立”诸学都进行分解与批判,其分解与批判的对象自然包括王学。与学界所持“章太炎对王学的态度在不同的阶段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的观点迥然不同,经研究表明,章太炎就其一生而言,大体上都是非王。按章太炎学术发展的内在脉络,可以将其对王学的批评的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具体思想历程如下:在章太炎“转俗成真”的学术早期,《訄书·王学》以科学主义的视角批评王学“立义至单”“无组织经纬”,指责王学“以良知自贵”造成与科学的疏离;《谴王氏》以民本主义的原则批评王学“其学既卑,其功又不足邵”《答铁铮》以民族主义的原则批评王学“偏于我见”;《检论·议王》以实用主义的标准批评王学不能治国、不能布政,讥讽阳明为“匹夫游侠之士”,指陈王学之失在于“剀切而不得分齐”。在“回真向俗”的学术晚期,章太炎以佛学的立场批评王学“轻礼教”“尚阴谋”,并批评王学的良知说不能了生悟死,质疑亲民说所造成的思想流毒。总体来看,章太炎一生非王,尽管晚年对王学有所肯定,依然是情非得已,“只是应时方便”,不是真正意义的归王。章太炎在早晚不同时期对王学批评有着不同的侧重,正好印证了其思想经历了由“转俗成真”到“回真向俗”的精神蜕变。

主讲人简介:

彭传华,江西遂川人。1998年毕业于吉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2017年在浙江财经大学工作,2017年至今就职于宁波大学,现任马克思主义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语言哲学史(多卷本)》首席专家;浙江省首批高校创新领军人才(2020年)。主持参与国家课题5项,在《政治学研究》《哲学与文化》(A&HCI)《道德与文明》《社会科学战线》《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主持人简介:

陈声柏,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院长,兰州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甘肃省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研究基地)执行主任。中国逻辑学会中国逻辑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研究员,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科学·经济·社会》主编,《国学论衡》集刊主编。近年的研究兴趣集中在中国哲学、认知科学、文明对话等领域。

与谈人简介:

王涵青,台湾省高雄人,辅仁大学(台北)哲学博士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清儒学、中国哲学方法论问题、伦理学。在《哲学与文化》《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陈确思想之开展与明清学术转型研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