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通知公告

哲学社会学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第四十七期暨第十六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系列讲座—— 邓红教授

发布时间:2023-12-12   字体大小T|T

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萃英学院和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邀请,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邓红教授将于2023年12月22日举办学术讲座,欢迎全校师生积极参加!

主讲人:邓红 教授

主持人:王涵青 教授

题   目:董仲舒和王充的天论比较

时   间: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15:00

地   点:城关校区齐云楼304会议室

内容简介:

董仲舒(纪元前200?-前106?)是西汉大儒,王充(约27-97年)为东汉的著名思想家。两名相隔200年间、没有直接交集的学者,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中国哲学史学术界,被树立成了汉代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军对阵的代表人物,自那以后,董仲舒和王充的对照比较,成为学界不断的话题。

邓红教授早年从事王充研究,后又转而研究董仲舒研究,两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建树。本演讲在认定董仲舒和王充是同一时代同一流派(汉儒)的思想家之上,将二者放在“对等的立场”(an equal footing)对董仲舒和王充哲学思想中着力点最多的“天”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二者整体性和相异点,探讨他们共同关心的天人课题和向度。二者都在“天”之三义领域对天人关系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得出来的结论大同小异,如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和王充的气论,董仲舒的灾异谴告论和王充的符瑞奖励论。二者都承认天之自然性、神灵性和道德性,他们的各种理论都以此三论为基础,所以在存在论(唯物或唯心)、有神论(天有无神灵性和道德性)、方法论(阴阳五行和气)等问题上不存在本质区别。二者同为汉儒一分子,有着共同的藩篱和窠臼,关心的问题方向大致相通。就“天”论而言,没有离开“究天人之际”这个大方向。总之二者的天论在整体上同多于异,在本质上没有根本区别,关心的问题指向相似。

主讲人简介:

邓红,男,重庆合川人,1958年出生。中国哲学史、日本阳明学研究专家。1982年2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77级)。日本九州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文学部教授,博导,大连外国语大学交换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河北省董仲舒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着书:《董仲舒思想の研究》(日文,人と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王充新八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日本的王充《论衡》研究论着目录编年提要》(台湾知书房2005年版)、《王充新八论续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董仲舒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2008年版)、《南询录校注》(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南询录今译今注》(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日本的阳明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

翻译:岛田虔次着《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津田左右吉着《日本的神道》(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等。

共同主编《武汉会战时期日方资料汇编》(6册,武汉出版社2012-2013年)。

主编《日本阳明学研究名著译丛》(8册,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并参加翻译其中的两册。

撰写中国哲学史、日本汉学和日本阳明学、中日关系史和抗日战争方面的论文百余篇。

主持人简介:

王涵青,台湾省高雄人,辅仁大学(台北)哲学博士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清儒学、中国哲学方法论问题、伦理学。在《哲学与文化》《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陈确思想之开展与明清学术转型研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