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美国普渡大学陈干荣博士举办专题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1-06-21   字体大小T|T

       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邀请,美国普渡大学的陈干荣博士于2021年6月16日在腾讯会议上举办了“走进哲学”系列讲座:一种类似埃博拉的病毒以及基于种类善的局限(“An Ebola-like Microbe and the Limits of Kind-based Goodness ”)。张言亮教授主持了这一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张言亮教授简单介绍了陈干荣的主要学术成就,并且介绍了参加线上会议的学院教师。陈干荣在讲座开始后,首先对本次讲座探讨的核心问题做出了简单的陈述,即,某种东西是善的意味着什么。对于什么是“善”的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西方整个哲学史上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对于“善”的回答依赖于种类。对于亚里士多德主义式的“种类的善”,当代新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汤普森和富特以个体生物所承载的生命形式的概念为基础提出以种类为基础的评价标准。但是,当我们将这种标准作为评判的依据,却存在一些在形而上学上可能的东西能够既满足他们的类相关标准,同时又被判断为坏的。墨菲曾经提出一种反例来证明亚里士多德基于种类的善是不成立的,但是陈干荣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不过墨菲的这一反例给了他启发。他使用了埃博拉病毒这一反例来讨论亚里士多德基于种类的善中存在的问题。

       陈干荣的讲述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包括对亚里士多德主义式的种的善的陈述,埃博拉式微生物作为反例的例证、破坏作为一种功能是否可能的讨论。首先,亚里士多德主义对于种的描述是目的导向的,每一物种寻求其目标的方式不同,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善的规范。这一规范声称,个体的善完全出自于其种类的德性,而不是仅仅部分的与之有关。换言之,即是履行或遵循了种群的“功能”。如果有某一个体能够在不为善的情况下实现其功能,那么它即为亚里士多德的反例。陈博士进一步表示,墨菲对这一学说的批评并未将其驳倒,真正的亚里士多德主义所讨论的功能并非墨菲所讨论的“无知”而是包含着某些积极的活动,进而提出了关于“种类的善”的驳斥:一种类似埃博拉病毒的微生物的功能可能包括为了毁灭而毁灭生物体。同时,陈干荣也指出埃博拉的反例并未挑战美德部分的依赖种群的善的观点,而只是表明满足这些规范的善并不仅仅是出于种群的善的德性。

       讲座结束后,张言亮教授对此次讲座做出了简单总结,并与陈干荣就善的标准,道德客观性、病毒的特征等问题展开讨论。陈干荣也对几位老师的问题做出了耐心与细致的回应。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