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未来学》通识课暨“萃英大讲坛”系列讲座第12讲在榆中校区开展。本次讲座由中国未来研究会首席顾问秦麟征教授,中国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刘益东教授主讲,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陈丽主持。教务处副处长赵鹏飞,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萃英学院副院长王永仁,管理学院副院长赵雁海及校内师生百余人共同参加。本系列讲座由中国未来研究会、兰州大学教务处、哲学社会学院与萃英学院联合主办。
讲座开始前,赵鹏飞对未来学通识课所有参与专家为兰大师生带来了一场场启迪智慧的思想文化盛宴表示感谢。陈声柏也对未来学课程的结束表示这并非终点,而是新起点,鼓励学生面对未来不确定性,勇于探索。
首先秦麟征以“T型结构与导论回顾”为主题,阐述了未来学与T型知识结构的契合性,强调培养跨学科视角、批判性思维与未来素养的重要性。他鼓励学生主动塑造未来,保持终身学习意识。
接着刘益东则以“AI时代的生存法则”为切入点,通过生动比喻揭示竞争环境中的生存逻辑,提出个体需聚焦热爱与天赋,通过认知升级构建核心竞争力。他建议学生多采用文科视角思考问题,培养AI无法替代的能力。
在师生研讨环节,来自不同学院的同学围绕人工智能展开讨论。
兰州大学《未来学》通识课收官讲座中对先前未来学与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作了回顾与总结。互动答疑环节中,针对学生关切的前沿问题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坚信国家在科技引领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战略眼光与强大决心,拓宽全球视野。至此《未来学》通识课在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中圆满落下帷幕。
文字:马欣怡
图片:乔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