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邀请,南京理工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张曙教授在城关校区开展题为“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生导师指导研究生论文的思考”的讲座。张曙教授刚刚荣获第十一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是国内公认的社会工作学界最高荣誉,同时也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实践、研究等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学者的体现。
此次讲座由社会工作学位授权专业负责人王英教授主持,MSW教育中心主任牛芳副教授、徐争副教授、魏志鹏副教授以及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和循证社会科学中心的博士生共同参与了交流讨论。
在讲座开始前,王英对张曙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其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教学与研究方面的丰富经历进行了简要介绍,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精彩演讲的期待。
张曙在讲座中首先阐述了社会学、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研究生论文的差异,强调社会工作论文聚焦的是资源与服务的供给、服务对象需求的解决、以及服务对象资源与权力能力的提升。她指出学生论文中常见出现的需求与方法的匹配度不足、实践方法执行中的干预研究设计不合理、服务方法与技巧描述不充分、以及服务过程评估设计不恰当等问题,并强调社会工作论文必须科学地说明实践成效。
接下来,张曙分享了她对MSW学生课程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看法,认为理论训练与实践学习同等重要,避免“头脑空空”或“缺乏理论思考”的实习。她强调MSW论文应基于实践的研究,随后,她以具体案例阐释了研究方法课程的重要性,指出MSW导师一定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整合,导师能力的基本体现是既具有专业与教育理论的功底,又兼备能力与田野经验。
最后,张曙回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特别说明了社会政策和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需关注的重点,强调社会工作研究应聚焦科学知识的具体化、情境化和案例化。要将研究视为最佳实践的一部分,以及精准把握研究、系统性科学知识、实践行动能力之间的循环逻辑,弥合知识与实践行动的空隙。
讲座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们表示受益匪浅,张曙的见解不仅为大家提供了论文写作的指导,也启发了大家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更专业的角度去理解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