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下午,我院1995届哲学系校友张丰乾来访座谈。座谈会围绕“明代以来基层社会变迁的样本——《大鱼村志》的内容与意义”展开,院长陈声柏,学院彭战果教授、魏淑媛老师以及部分学生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由陈声柏主持。
在会上,陈声柏对张丰乾先生和张致殿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其在民族志方面的研究给予肯定,对此次关于《大鱼村志》的内容与意义的座谈交流表示十分难得。
张丰乾先生就大鱼村的由来、《大鱼村志》的编撰缘起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大鱼村志》编写的主持人张致殿先生逐编介绍了每章的重点内容、编写原则及多方面的意义。他表示《大鱼村志》的撰写始终遵循以史为经、以事为纬、以实为体、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大鱼村自然和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参照《地方志条例》和《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方案》的有关要求,着重记录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村落的历史性变化。
彭战果教授表示《大鱼村志》的研究价值非常高,撰写方法很完备,主持人张致殿先生有情怀、有眼光、有理念,把大鱼村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内容体现出来,认为其可以为村志的撰写提供一个新蓝本。
魏淑媛老师表示能够真切感受到民间自发性撰写村史的热情,此次《大鱼村志》的撰写将学者与村民的撰写结合的较好,结构完整、行文规范、内容十分真切、鲜活,为之后学者深入田野探索和发现问题提供了充足的参考资料。
最后,张丰乾先生和张致殿先生分别向参会老师赠予其本人主编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