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在齐云楼304会议室和腾讯会议上举办《计算社会学》课程建设与教学交流会。来自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兰州大学信息工程与科学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北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华女子学院的十余位老师,共同探讨《计算社会学》的课程建设与教学经验。会议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唐远雄教授主持。
唐远雄介绍了中国计算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学者和期刊,表明中国计算社会学的研究,在研究规模、领域和创新程度上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同时,中国“计算社会学”的队伍建设方面,仍需要不断紧跟时代步伐。为促进人才培养,兰州大学开设了多门相关课程与系列讲座:自2019年举办第一期计算社会科学培训班以来,已先后举办包括“费孝通群学讲坛·社计未来”——社会科学家的第一节人工智能课(2021计算社会科学师资班)在内的多次培训,初步建立起一支年轻的科研教学团队;同时,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了跨学科贯通课程《计算社会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学习机会。此次《计算社会学》课程建设与教学交流会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进一步优化本课程建设,并促成跨学科的教学交流与合作。
随后,《计算社会学》课程负责人詹建老师对课程目的、课程主要内容与研究拓展以及国内发展现状分别进行了阐述。詹建老师首先从开课需要与合作条件介绍了课程目的:当今是大数据的急速发展时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并且正值国家大力推动学科融合贯通课程发展的时代;在本科人才培养阶段,做好跨学科贯通课程,从而快速提升学生创造潜能,并且继续推进跨学科辅修专业、跨学科专业的建设,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之后,詹建老师介绍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NLP、Python、词云、分类、信息抽取、事理图谱与复杂网络等,并逐个举例讲解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际应用。詹建老师认为,文科研究对象越来越多的转移到数据层面,数据驱动的研究成为文科研究科学化的必备手段。诸多高校如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已经成立了相关研究中心,兰州大学也已经开展《计算社会学》这门课程,通过专题形式赋能文科学生用数据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线上线下与会的老师们各自发表了对《计算社会学》课程的看法,探讨了建立跨校教学团队以共同建设《计算社会学》课程的可能性,并就教学专题设计、教材建设、已经扩展为研究生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计算社会学》课程建设与教学交流会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兰州大学《计算社会学》课程的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赵義 李淼
图: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