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和萃英学院邀请,中山大学哲学系徐长福教授将于2025年10月16日举办学术讲座,欢迎感兴趣者参加!
主讲人:徐长福
主持人:王涵青
与谈人:方锡良
与谈人:田宝祥
题 目:墨子类哲学刍议——从高清海的视角看
时 间:2025年10月16日15:00(周四)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B202
内容简介:
“类哲学”是高清海晚年阐发的一种哲学理论,其“类”字是马克思著作中译本对德文“Gattung”的翻译用词。基于马克思关于人与社会的发展存在三个阶段——“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和“自由个性”——的思想,高清海提出了用类本位超越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的主张。以这一理论为视角可以发现,汉语的“类”最早是由墨子加以概念化的,他以之为枢轴独创了一套名学理论,并把兼爱等学说自觉置放在这一基础之上。就此而言,墨子的学说就是中国最早的类哲学,其最具特色的部分是“类取类予”的类逻辑,其最有影响的主张是“人人相爱”的类伦理,其最令人敬佩的作为是非攻止战的类实践。墨子类哲学跟儒家的家国哲学和杨朱的自我哲学形成三维结构,正好对应于高清海类哲学三种本位的结构,二者的相关性值得认真探讨。
主讲人简介:
徐长福,1964年生,四川眉山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哲学基础理论、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全球现代化,著作有《理论思维与工程思维》《走向实践智慧》《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学术化探索》《拯救实践》第一卷、Marxism, China and Globalization,被国外翻译出版的著作有Marksismo, ?inlando kaj tutmondigo,在包括Marx-Engels Jahrbuch在内的刊物上发表中外文学术论文百余篇。
主持人简介:
王涵青,台湾省高雄人,辅仁大学(台北)哲学博士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清儒学、中国哲学方法论问题、伦理学。在《哲学与文化》《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陈确思想之开展与明清学术转型研究》。
与谈人简介:
方锡良,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农业伦理学相关研究,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专著《现代性批判视域中的马克思自然观研究》,参编“中国农业伦理学”相关著作与教材3部,另有相关论文多篇。
田宝祥,哲学博士,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讲师。《国学论衡》编委,甘肃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在《中国哲学史》《文史哲》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出版专著 2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 1 项。曾获兰州大学青年“五四” 奖章、2024年“全国社科联优秀社会组织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先秦诸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