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和萃英学院邀请,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兰芬教授和陈少明教授将于2025年10月9-10日莅临兰州大学,做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第76期和第77期,并就哲学学科建设及中国哲学前沿研究举办座谈会,欢迎感兴趣师友同仁踊跃参加!
知行讲堂“爱智”第76期
主讲人:李兰芬教授
题 目:“学”之慧与修——汤用彤对谢灵运的玄学分析
知行讲堂“爱智”第77期
主讲人:陈少明教授
题 目:论哲学描述
时 间:2025年10月9日 19:00(周四)
地 点:榆中校区秦岭堂B203
主持人:彭战果教授
与谈人:王涵青教授、钟治国教授
第76期内容简介:
汤用彤先生除在魏晋玄学研究中提及谢灵运外,还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中国佛教史研究中提及谢灵运。与学界偏重讨论谢灵运的文学贡献不一样,汤用彤对谢灵运的讨论既是玄学的,又是佛学的,更是贯穿于这两种学术中的哲学、伦理与宗教讨论。这种不纯粹是哲学意味的玄学讨论,让汤用彤先生裁定谢灵运在魏晋玄学与中国佛学发展中的“学”虽有“慧业”,但缺“修养”“其结果身败而学未成”。
主讲人简介:
李兰芬,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波士顿大学世界宗教与事务研究所、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基督教哲学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的访问学者,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宗教哲学、王弼玄学及汤用彤思想、儒家宗教问题等。
第77期内容简介:
哲学之所以给人晦涩或抽象的印象,与思辨哲学对经验的疏离有关。要扭转或缓冲这一趋势,需要正视哲学描述的作用。不同于文学或历史,哲学描述的重点不是讲述事件与人物,而是提供一种通过设计,具有逻辑结构的经验情节。不但经验主义离不开描述,非经验主义也需要描述。它可以提供各种思想图式,体现不同的论证功能,是连结经验与概念的思想工序。对哲学描述的忽略,是我们哲学教育的一种缺失。
主讲人简介:
陈少明,中山大学人文学部主任,哲学系教授。从事中国哲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有《做中国哲学——一些方法论的思考》(增订本)和《问物:可触摸的意义》等著作十余种。
主持人简介:
彭战果,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易学与儒佛道三教关系。主张身心修持“功夫”是中国哲学的核心之一。先后主持国家级等课题多项。出版有专著四部,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主编《鸠摩罗什译集》(三百卷)点校。
与谈人简介:
王涵青,台湾省高雄人,辅仁大学(台北)哲学博士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清儒学、中国哲学方法论问题、伦理学。在《哲学与文化》《道德与文明》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主持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陈确思想之开展与明清学术转型研究》。
钟治国,山东省平度市人,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孔子学会、中国朱子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朱子学、阳明学、易学、礼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1部,在《哲学与文化》《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10月10日举办哲学学科建设与中国哲学前沿研究座谈会
时间:10月10日(周五)下午15:00
地点:城关校区逸夫科学馆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