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的算法遇见中国哲学的变易之道,当数据的细流邂逅老子“道法自然”的智慧,一场跨越古今的对话便已开启。中国哲学以“天人合一”的格局观照宇宙,AI以精密算力探索世界本质,二者在“穷理尽性”的追求中不谋而合。古老的东方智慧为AI注入人文温度,AI的创新算力也让传统哲学焕发当代生命力。为了进一步讨论AI时代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武汉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出土文献与先秦名学研究”团队联合举办此次“AI时代的中国哲学”学术工作坊。具体日程如下:
8月21日 上午
(地点:兰州大学齐云楼304)
09:00 - 09:15 开幕式
主持人:匡 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致 辞:陈声柏(兰州大学)
廖璨璨(武汉大学)
09:15 - 9:30 学者合影、茶歇
9:30 - 11:30 专题报告(每位学者发言60分钟)
主持人:黄燕强(武汉大学)
报告人:黄信二(中原大学):“知识”的可计算性?——朱熹的“致知”与图灵的“可计算数”之对话
报告人:黄秋韵(育达科技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11:30 - 12:00 评议:邱德钧(兰州大学)、匡钊(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12:00 - 12:30 讨论
8月21日 下午
(地点:兰州大学齐云楼304)
14:30 - 17:30 圆桌讨论:AI时代的中国哲学
主持人:彭战果(兰州大学)
引言人:李巍、黄信二、黄秋韵、匡钊、何杨(线上)、黄燕强、廖璨璨、邱德钧、陈声柏、谢亚洲、彭战果、张言亮、李庭绵、谭勇、彭必生、田宝祥等
17:30- 17:50闭幕式
主持人:张言亮(兰州大学)
致 辞:李 巍(武汉大学)
参会人员名单
黄信二 台北中原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黄秋韵 台北育达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匡 钊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何 杨 中山大学哲学系
李 巍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黄燕强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廖璨璨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寇 甲 《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谢亚洲 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屈直敏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沈祯云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薛小林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宏强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邱德钧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陈声柏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王涵青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彭战果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张言亮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李庭绵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谭 勇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石立元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方锡良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彭必生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田宝祥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吴雪梅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上一篇:已经是第一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