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曹孟勤教授将于2022年10月27日作学术报告,欢迎感兴趣的师生参加!
主讲人:曹孟勤 教授
与谈人:方锡良 副教授
主持人:张言亮 教授
题 目:生态文明时代人对自然的首要美德
时 间:10月27日(星期四)19:00
地 点:腾讯会议751593081 (入会密码)910476
报告内容简介
每种文明类型都有自己的首要美德,生态文明亦不例外。从人与自然关系视阈来看,生态文明的首要美德是看护自然界,追求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共美的状态。看护自然界之所以是首要美德,根源于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的本体论。当人与自然达成本质一体的最高境界时,看护自然界就成为人不得不担当的道德责任,成为第一哲学对人的首要要求。看护自然界的责任与行动使得利他主义精神得以圆满完成,于是看护自然界必然成为人世间最为高贵的事情之一,成就着人的美德,担保人性走向崇高。看护自然与看护自我在生态文明中虽然是同一的,但在实现路径的选择上看护自然优先于看护自我。
报告人简介
曹孟勤,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学术联系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国家哲学一流本科带头人,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带头人。作为首席专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研究”(22ZDA105),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论创新和中国行动方案”(18VSJ014),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对自然的身份认定与责任担当研究”(16AZX021)。出版专著《人性与自然》《人向自然的生成》《成己成物》等8部,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等C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社会兼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
与谈人简介
方锡良,男,汉族,湖北省武穴市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农业伦理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农业伦理学、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教学研究与交流合作事宜。
主持人简介
张言亮,男,汉族,江苏赣榆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哲学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伦理学研究》《学习与探索》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多次获得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