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冠臣,哲学博士,教授。
教育及工作背景
1990年9月至1994年7月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4年7月至1999年9月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任教。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厦门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2年7月至2004年2月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任教。
2004年2月至2007年6月在浙江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任教。
2008年6月至2010年7月进入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哲学研究。
2008年9月至2009年3月在美国泽维尔(Xavier University)大学哲学系访学,跟着美国著名的海德格尔学者Rechard Polt研读海德格尔与柏拉图。
2011年5月至今在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任教。
学术荣誉与兼职
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
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德国哲学,亦对技术世界的话题感兴趣。
本科生:西方哲学通论、科学家与哲学家
1.学术论文:
1) 《笛卡尔“我思”的三个发生场域》《现代哲学》2018.03)
2) 《再论海德格尔与新康德主义》《世界哲学》(2017.04)
3) 《海德格尔与费希特:哲学史上的一个另类迂回》《南京社会科学》(2017.11)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8年第3期全文转载。
4) 《传统的“断裂”与现代版的论语》《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4)
5) 《君从叙拉古来?——评深陷“洞穴”中的哲人》《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
6) 《尼采、海德格尔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从虚无主义的精神坐标谈起》《哲学家2015-2016》,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7) 《康德审美判断的先验演绎与跨文化交流》《中国诠释学》第1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8) 《论海德格尔“Auseinandersetzung”的多重含义》《现代哲学》(2014.05)
9) 《通向“Being”的知觉是如何发生的?——海德格尔《泰阿泰德》(184B-186E)一节的解读》《南京社会科学》(2014.07)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10) 《海德格尔生态的存在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05)
11) 《从表象主义到现象主义——认知语境中的“存在问题”》《天津社会科学》(2012.06) 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12) 《解构·克服·经受——评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思》《南京社会科学》(2011.08)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13) 《论〈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的先验性》《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10年第6期全文转载;
14) 《形而上学的蜕变与思想的开端——论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的克服》《天津社会科学》(2009.03)
15) 《卡西尔与海德格尔的达沃斯之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08.03)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8年第9期全文转载。
16) 《海德格尔与新康德主义》《世界哲学》(2007.03)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
17) 《康德通向自由的两条道路——海德格尔1930年弗莱堡讲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03)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7年第8期全文转载。
18) 《奎因彻底翻译的不确定性论题》《世界哲学》(2006.01)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9) 《对海德格尔空间思想的解读》《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05)
20) 《<论语>中的“君子”“小人”——在现象学语境中的一种阅读尝试》《齐鲁学刊》(2006.05)
21) 《论威廉·詹姆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现代哲学》(2002.02)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2) 《论休谟问题及詹姆士的解决》《现代哲学》(2001.04)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23) 《康德时间哲学论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2.学术著作:
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问题简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
2) 《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3) 《德国观念论与海德格尔研究》待出版。
3. 学术译文
1) 《技术与深层生态学》《科学·经济·社会》2011年第2期;
2) 《“分裂之家”——分析与大陆哲学》《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第3期;
3) 《海德格尔、佛教与深层生态学》《宗教与哲学》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4) 《如何阅读海德格尔》《科学·经济·社会》2015年第1期。
1) 德国观念论与海德格尔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编号:14XZX013,金额20万,已结项,结项等级:良好,结项证书编号:20201084。
2) “一带一路”战略下跨文化交流的哲学思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一带一路”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5LZUJBWZX019,金额:5万;已结题。
3) 海德格尔的生态哲学思想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编号: 201003578,金额10万元,已结题。
4) 海德格尔卡尔纳普之辩与二十世纪哲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编号: 20080440158,金额5万元,已结题;
5)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09年第一批资助,编号0901114C,金额1万元。
6) 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国际交流合作项目(2007年),资助金额5万元。
1) 2015年《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问题简论》获第十四次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 2013年《海德格尔形而上学问题简论》入选“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获得中国博士后优秀成果奖。
3) 2010年9月《海德格尔的康德解释研究》获第二十四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4) 2009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证书编号:2009R20149
5) 2004年3月《论威廉·詹姆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获第十八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