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人才培养>研究生培养(学术学位)>培养方案

2019级哲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09-01   字体大小T|T

哲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培养方案

010100:哲学 

  • 一、学科概况 

 

    哲学与科学一样,都要为世界提供一个整体性的解释,这门学问是由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心智共同创建起来的,伟大的哲学家都在追问同样的问题:世界是什么?世界怎么样?我们是如何知道的?我们应该过什么样的良善生活?对这些问题的孜孜求索则构成了人类发展史上每个阶段的时代精神。投身到哲学专业中的研究生就要立志与历史上这些伟大心智一起学会追问,学会思想。

    兰州大学哲学系创建于1978年,与共和国的改革开放一道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良传统,而且还积淀了一支具有创造力的队伍。目前已建立了哲学专业硕士点一级学科平台,三十多个春秋后的今天,兰大哲学专业因其治学的严谨和对思想的虔诚,已成为中国西部地区哲学思想重镇和前沿问题研究中心。

    哲学专业硕士点一级学科名下当前共有硕士生导师12名,已组建成一支学科梯队合理、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学术潜力和创造力充沛的学术团队。尤其经过最近几年的开拓与努力,已在陈春文教授的带领下在现象学、海德格尔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本研究团队在阿拉伯哲学、基督教哲学、儒学等专题性研究领域也获得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哲学研究、教学及运用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哲学基础完整可靠、文本阐释能力出色、具有深厚的哲学史视野、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和相应的创造性解析能力,能够精通一至两门外国语,具有直接阅读外文文献资料的能力。对学科内的某些专门课题的研究动态有较好的把握,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某个专题的前沿性研究。

  • 三、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四年。

 

  • 四、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安排 

 

       总学分不低于3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门;
       公共课总学分不低于8.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低于8.0学分,不少于4门,计入总学分;
       学科通开课总学分不低于9.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3门,计入总学分;
       专业基础课总学分不低于3.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门,计入总学分;
       方向选修课计入总学分;
       专业外语计入总学分;
       人文与科学素养选修课计入总学分;
       必修环节计入总学分;
       补本课不计入总学分;

 

栏目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是否 
必修课 

是否 
学位课 

考核方式 

公共课 

064112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2011版) 

1.0 

18.0 

 

 

考试 

06411200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0 

18.0 

 

 

考试 

065112001 

综合英语 

4.0 

72.0 

 

 

考试 

06511200X 

第一外国语(小语种) 

4.0 

72.0 

 

 

考试 

07311200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0 

36.0 

 

 

考试 

073112004 

学术道德规范与形势政策 

1.0 

18.0 

 

 

考试 

学科通开课 

064212004 

中国哲学通论 

3.0 

54.0 

 

 

考试 

064212005 

西方哲学通论 

3.0 

54.0 

 

 

考试 

064212018 

近现代社会批判思想 

3.0 

54.0 

 

 

考试 

064212019 

科学家哲学文献选读 

3.0 

54.0 

 

 

考试 

064212020 

古希腊哲学 

3.0 

54.0 

 

 

考试 

064212021 

数理逻辑 

3.0 

54.0 

 

 

 

064402001 

专业外语(哲学与社会学) 

2.0 

36.0 

 

 

考试 

专业基础课 

064312001 

先秦哲学 

3.0 

54.0 

 

 

 

064312002 

现当代西方哲学专题 

3.0 

54.0 

 

 

 

064312003 

马克思主义经典精读 

3.0 

54.0 

 

 

 

064312004 

语言哲学与分析哲学 

3.0 

54.0 

 

 

 

064312005 

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 

3.0 

54.0 

 

 

 

方向选修课 

064302014 

海德格尔研究 

3.0 

54.0 

 

 

考试 

064502022 

伦理学 

2.0 

36.0 

 

 

 

064502023 

佛学研究 

2.0 

36.0 

 

 

 

064502025 

近代西方哲学专题研究 

2.0 

36.0 

 

 

 

064502026 

阿拉伯哲学专题 

2.0 

36.0 

 

 

 

064502027 

基督教哲学专题 

2.0 

36.0 

 

 

 

064502028 

宋明道学研究 

2.0 

36.0 

 

 

 

必修环节 

SS702001 

SS学术研讨和学术活动 

2.0 

 

 

 

 

SS702002 

SS开题报告 

1.0 

 

 

 

 

SS702003 

SS实践环节 

2.0 

 

 

 

 

 
  • 六、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   必修,最晚于第三学期末完成。

       2、学术研讨和学术活动   必修,每学年作报告1次,在学期间作报告不少于2次,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   3  次。

       3、实践环节   必修,含科研实践、医疗实践、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

  • 七、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 八、毕业论文及学位论文 

    研究生毕业论文(同时也是其学位论文)在学历与学位两个层次上接受评议。达到毕业论文水平者可获得毕业证书,达到学位论文水平者可获得硕士学位。

   (一)毕业论文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应体现学生掌握并应用本学科基本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位论文要求

    本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除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即达到基本的学术规范外,还应对所研究的问题有新的见解,或体现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性。

   (三)论文工作相关规定

         1.论文开题:分为预开题和正式开题。合格的开题应达到基本的学术规范,做到四个有:

    (1)有问题。即有明确的所研究的问题;(2)有文献。即能根据文献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与贡献;(3)有理论。即能够用一定的理论作为对所研究问题的分析视角;(4)有方法。即能够选择合理可行的研究方法来达到研究目的。开题合格后可获得相应学分。

         2.论文写作:论文开题经由导师和本专业其他专家审核通过,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有效字数不低于两万;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能少于两个学期。

        3.论文评审:学生应按照通过的开题思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在论文答辩前50天递交论文初稿由导师提出修改意见。在论文答辩前10天提交评审论文。论文评审采用匿名评审。不按时提交论文者,导师有权视情作出任何处理。

       4.论文答辩:凡通过论文评审者(含提出评审意见后允许修改者),同时符合研究生毕业标准(参见《哲学社会学院研究生基本管理制度》)可参加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时间为五月份第二周。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论文要求与学位论文要求者,可获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仅毕业论文通过者可获得毕业证书,半年后经重新申请答辩并通过者,方能获得学位证书。毕业论文与学位论文均为通过者,延期毕业,最早于半年后重新答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