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院新闻

西北师范大学姜宗强教授做客知行讲堂

发布时间:2022-06-10   字体大小T|T

6月9日下午,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萃英学院邀请西北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姜宗强教授做客“知行讲堂·爱智系列”第十九期,在榆中校区天山堂A404教室作了题为“跨文本诠释杜甫诗篇与《阿摩司书》”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学院陈声柏院长主持,张言亮副院长及部分师生等聆听了本次讲座。

讲座正式开始前,陈声柏致开场白。陈声柏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学院文明对话的研究情况并介绍了姜宗强教授,高度赞扬了姜宗强在甘肃省内圣经研究工作方面的学术贡献和学术地位,并且再度重申了举办现场讲座,增进学术交流的必要性。

姜宗强首先从西方文明“两希文明”的别称入手,希腊是今天讲的“西方哲学”的源头,深刻影响着西方文化当中的科学和哲学发展路径;但是在哲学研究当中相对较轻视的希伯来文明,与希腊文明同等重要,深刻影响着西方人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生活方式。某种程度上讲,与“哲学”(这里是较狭义的说法)相比,“宗教”对整个西方文明的影响是更加巨大和深远的。

在进行文本对照和互读之前,姜宗强提出了一个前置性的问题,即“中国文化传统中有无圣经中的先知因素”。对于这个问题,三位著名学者都给出过回答,其中,马克思韦伯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而罗理,狄百瑞两位学者分别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在韦伯看来,希伯来文化当中的先知是“伦理型先知”,传达神的伦理性启示;而诸如老子(韦伯不认为孔孟等圣贤在任何意义上是先知)这类的则是“模范型先知”,指示其他人自己走的道路,但是与神的诫命无关。与此同时,韦伯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始终带着“西方中心主义”的色彩,错误的将中国文化归为“缺乏一个人格化,超越性和伦理性的神祇”的,道德不完善而低级的国家。姜宗强结合学者皮特森的观点,对此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在圣经当中并不仅仅有一种先知(韦伯所说的“伦理型先知”或者称“卡里斯马”)。举个例子,南方先知拿单(Nathan)就既是大卫王的谏官也是先知。从这个例子出发,也可以找到一个希伯来先知传统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共通点:拿单在强占拔示巴一事中扮演了限制王权的角色,以其先知身份呵斥大卫王违反了上帝的道德律令;而在中国古代,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甚至更早的孟子开始,就有文人代表“天”制约王权的传统。从这里就能看出中国古代传统当中的先知色彩。

罗理在比较了中西方哲学著作的文本内容之后,认为,孔孟一类的圣贤,可以称为是中国的先知传统。然而,很遗憾的是,他依旧没有摆脱西方中心论的局限性,与希伯来文化的众先知相比,中国的圣贤更多的是凡人,缺乏“宗教体验”以及和神之间的那种亲密联系。美国汉学家狄百瑞在罗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基本摆脱了在文明沟通交流中的傲慢态度,认可了中国历史上大哲学家们的先知地位。姜宗强基本认可狄百瑞的观点。但是,他补充道,以上三位学者,在研究中国文化传统时都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中国文化传统有两条支脉,一条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哲学,姜宗强教授称之为“子曰”;另一条则是受儒家思想浸淫但是更加贴近民间,更加关切现实的诗歌路径,即“诗云”。杜甫的诗歌就是后者的集中代表。不只是“子曰”,“诗云”同样能够表现出中国文化传统当中的先知精神,甚至体现的比“子曰”更加明确,更加贴合“先知精神”的内涵。

建立在这样一个观点和研究路径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始进行文本的互读和对照,才能有效的促进文明交流的多元化和平等化发展。

紧接着,姜宗强开始了文本的对照和解读。对文本的解读主要集中在战争层面,杜甫是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以一个颠沛流离的普通人的视角完成了大量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的。在见证了战争带来的暴行和苦难之后,反战思想始终贯彻在他的作品当中。在这里能够看到一个奇妙的巧合,在圣经的《以赛亚书》当中就有“把刀剑铸造成农具,令国与国之间不得争斗”的句子(也就是今天联合国的雕像“铸剑为犁”的含义出处),而这与杜甫的诗句“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不仅意义相同,甚至其内容也完全一致。这足以证明,反战是东西方伟大人物的共同主张,也应当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在《阿摩司书》中,上帝的审判成为了对战争的惩戒与和平的保证。对那些发动战争制造暴行的人,上帝降下惩罚;在所有接受了上帝诫命的国家那里,上帝以约定和告诫的方式,让人们维持和平。而杜甫的诗句,一方面描绘战争的惨烈和战争中村落的凋敝凄凉景象,一方面记录下百姓和士兵悲惨的生活,尤其是“哭”在他的作品当中出现的尤其多。正是在这种绝望的环境之下,他批判世俗君王,批判见死不救的地主豪强,期待一个尧舜般的帝王降临,带来一个没有战争的太平盛世。这与基督教中的“弥赛亚情结”有着极其相似的背景和表现。另外,姜宗强着重强调了“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一句,在这句当中的“壮士”应当理解为天兵天将而非一个世俗世界的君王或者将军,这与希伯来宗教的“得救”思想是一致的。也正是杜甫伟大的反战精神和悲悯精神,让他被联合国评为1961年世界文化名人。

在讲座的最后,姜宗强总结道,跨文本互读不仅不会损害文明和信仰,反倒能够找到不同文化传统间的共识,促进世界文明的多元化繁荣发展,并且为人类提供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共识和导向,让不同文明能够携手共进。这种研究不仅仅是停留在文本上和学术上的,更是对现在活着的人的关怀。

讲座结束后,陈声柏就“文明之间对话交流时应有的态度”和“经典的价值”等角度进行了总结和补充。姜宗强就在场师生提出的对于“历史的神话化传统”和“神话的历史化传统”等问题一一作答,现场学术交流氛围积极而融洽,为此次讲座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文字:张钊实

照片:李依然,姜懿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