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学生发展>就业实习

哲学社会学院组织学生赴厦门开展实习、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发布时间:2021-08-18   字体大小T|T

       为了加深学生对企业环境的了解,加强学生对企业运作流程的认识,学院暑假期间选派4名本科生赴1998级哲学专业校友李存明任总裁的厦门千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畅公司)开展实习。

8月10日,千畅公司为即将结束实习的几位同学举办了总结会,会上,千畅文化执行总裁李存明先生为实习生颁发实习证明,以肯定同学们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成绩。

 

千畅文化执行总裁李存明先生为实习生颁发实习证明

       在13天的实习时间里,同学们也收获颇丰。将所学知识加以灵活运用,学习到实用的工作技能,认识了解到职场环境,切身体验到职场生活。同时,同学们也被千畅公司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精神深深影响,做到了全面发展,为将来进入职场打下坚实基础。

 

赴千畅公司同学进行总结

       在会议的最后,千畅文化执行总裁李存明先生对所有实习生作出了题为“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寄语。

千畅文化执行总裁李存明先生讲话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在兰大哲社院实习生实习结业式上的讲话

各位同学、各位同事:

       下午好!

       严格的讲,这个我们实习的时间不长,也就是大概两周不到的时间。但是,对大家来说,这可能是第一次走进一家运行中的企业,提前体验职场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从人的发展阶段来说,我们从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或者进一步深造,但是,最后有一天我们还会回归到社会。回归到社会就意味着我们将被纳入到社会的分工当中去,成为这个社会当中的一员。这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思想家海德格尔的墓志铭,也许大家都不陌生:“我被生了,我活过了,我死了”,简洁而又无比深刻,他用极其准确的语言概括了人这种生命体的具体历程。如果我们用更为广阔的视野上打量,自从这个宇宙诞生以来,每个生命或长或短都有终期。对于大家来讲,在我们生命的历程当中,我们被生了,然后又如此必然地被纳入到社会教育体系当中,最后来到兰州大学读书。

       我有幸跟大家一样,都在兰州大学度过四年的美好时光。也是母校帮我们结缘,大家才从大西北的兰州来到东南的厦门,不管从地理上还是从社会环境上,这都是一个巨大的跨越。这种跨越我也经历过,不知道大家是什么感觉?我感觉这是一件挺奇妙的事儿。人之为人、你之为你,单纯从物质的角度上讲都是各种因缘具足、偶合而生的,就像不是我们选择父母,而是父母选择了你,又给了大家尽量好的条件,然后,才有机会到兰州大学读书,最后我们才有缘分在千畅文化做了这两周的同事。过段时间,大家将又回到学校渡过一年或者两年的美好大学时光,之后大家可能再一次走进社会,面临不可知的未来。

       在我看来,不可知性恰恰是人生的奇妙所在,也正是因为生命的不确定性,生命才有无限可能和无限精彩。人生的意义在于什么?在萨特看来,在于上帝退场了,我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人生意义由此衍生。在海德格尔看来,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向死而生”,我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向死而生——论海德格尔的死亡观》,就是描述了他的这个说法。“向死而生”,是说人生而必死,这是生命体它必然的结局,既然无法改变,不如干脆就会返回来把自己这一生过出精彩和意义来吧。

       这些年来,我到每个地方,如果有时间,我一定会看博物馆,在那里,我可以浓缩地去体验这块土地上存在过的那些人,去经验他们是如此这般地生活过,并创造出如何巧夺天工的存在物。经常,有那么一些物件,能让你进入到某个历史的瞬间,之后,可以把你感动得一塌糊涂。

       记得,1999年冬日的某天,我去甘肃省博物馆参观,不知道你们去过没有。那里有很多很多让人很心动的文物。《马踏飞燕》,看到过吗?其实省博也是复制品,我大学毕业前曾经去过它的出土地——武威雷台汉墓,我也去过据说埋葬了鸠摩罗什的那座白塔。我记得,当年我曾经扶着白塔,想起鸠摩罗什译经中的那些磨难,悲伤地几乎不能自已。

       在甘肃博物馆最让我感动的有两个东西,应该是在庆阳某古墓出土的。第一个是一双草鞋,那里面鲜活的存在着一个人穿过的痕迹。我们小时候,穿布鞋,穿会儿布鞋,在地上跑一跑,总会有些泥带到鞋里面。我在那个草鞋里面,我们看到有泥,那个泥,是被人穿过很久形成的一个结块。在这双草鞋面前,我站了半个小时,也哭了半个小时。我在想,曾经穿着它们的是多么具体的一个人,他在历史的某个时期里,生活过,也许奋斗过,也无奈过,高兴过,或许也悲伤过,然后他必然地消失了。想到这里,生命的荒谬感、宇宙的无尽感迎面而来,一下击中了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人非常感动。第二个,是一个刻画地非常精美的人佣,大概就是45cm高,也是某一个汉墓出土的,红衣高髻、眉修目长,她就这么微笑的看着你,似笑非笑、欲说还休,看着你,时空距离似乎消失了,她莫名其妙地穿越了两千年的历史和你遇见,然后,彼此打量。让我感觉,人生的有限必须融入到宇宙的无限当中,我们才能成就自己。

       大家能上兰州大学,无疑是高考那场竞争中的佼佼者,因为985、双一流的录取比例也就占全部普通高校招生名额的2%左右。很多时候,我们是被选择的,也就是说,你去了这个学校或者这个学校选择你,总有冥冥中天定的成分。但是,你来了,在兰大经历过几年的时光,也必然带着这个标签,一直到地老天荒。这让我联想到,大家在千畅文化这短短的两周,可能也会是大家人生当中揭不去的小标签。你的实习单位那一栏,总会写上一家叫做千畅的公司。

       人生是什么?人生就是你际遇的总和;际遇是什么?际遇是你人生被动的或者主动选择的总和。明天,你们从这儿离开,你又将回到学校,有的一年明年就毕业了,有的呢,一年可能还毕业不了,还要两年,有的呢,还可能去北大、复旦、中山等高校深造。这次总共来了你们四个实习生,但是我们学院高度重视,王副院长亲自带队把你们送到了厦门,这意味着学校对每一个人才、对每一个来到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学生是一种重视的态度。

       你们来了,实习过了,要走了,这么一个过程,对大家意味着什么呢?这至少意味着大家经历过了这么一个企业。人生总有很多梦想,我上兰大的时候,也有很多梦想。2012年我去希腊旅游,在雅典总统府广场看著名的换岗仪式,我就会想起,上大学时,陈春文老师讲的,西方城市的市政厅前总有广场,广场旁边总有议会,也必然会有教堂,天地人神共存。在我看来,这里的核心是什么?核心恐怕是,神是人的最终归宿,从神而来,又必然的魂归神处。所以,在教堂的某一侧,一般是背后一定有墓地。

       以前我在厦大读书的时候,在焦躁或者烦躁或者痛苦的时候,我总会去鼓浪屿,会到那个天主教的墓地那儿坐半天。周围基本没什么游客,然后你就看见一个一个坟头,上面十字架上面写着某一个曾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过或长或短的人的姓名,肃穆寂静、叶落无声,我就这么拎瓶水,一坐半天,让自己的心,在静谧的包裹中,沉静下来。在英国伦敦,有一个著名的教堂叫威斯敏斯特教堂,它背后也是墓地,那有一个无名墓志铭很出名,据说激励过曼德拉、甘地等很多人。上面写什么呢?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想,它之所以如此著名,正是因为,他讲出了一个非常朴实的道理:任何时候,好高骛远都是没有意义的,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是巨大而且客观存在的,我们只有把自己放置在一个客观的位置看自己,并不懈奋斗,我们才能成就我们自己。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这意味着,你要想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会面临很多很多挑战。

       从某种意义上讲,填补和缩短我们每个人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是我们走向成熟必须做的一件事。大家至今还走在求学务知的路上,作为你们的学长,我建议你们在校期间,至少要完成这三件事:第一件是要达成你和这个世界的契约,就是找到你的信仰或者坚信。第二件是要达成你和这个社会的契约,找到你的社会价值和层次归属。第三件就是你要达成和自我的契约,找到你基于自身能力最起码的生存基础。这三件事儿都完成了,大学毕业后,你会大概率会获得基本层次意义上的独立与自由。

       在千畅短暂实习就要结束了,一段时光结束,总得有一个阶段性评价。我讲三点,不一定很准确,权作为一个观察视角吧。

       第一,表现良好,体现了兰大学子风范。

       这13天来,大家都在尽心尽力地工作和成长。以大家目前对公司的理解程度,我相信一定有你能够理解的工作,也有不理解的工作;和同事相处,有懂得的关系,也有不懂的关系。这都很正常,但是大家全力以赴完成了手头的工作,我们的整体评价是你们悟性很高,不愧为兰大这个层次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工作中呈现出来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理解能力和学习穿透能力。所以,这么13天下来,大家对你们的评价还是很好的。

       第二个,知行合一,表现了青春的活力。

       很多事情,知道是一回事儿,做到又是一回事儿。大家在实习中,总是力求把知道和做到合二为一。我知道这当中,对大家会有不少的挑战。因为,理论和现实的每一次隼合,都必然意味着自我认知的调适和提升。我每一次在公司看到大家,我都能感受到,这种初出茅庐、初入社会的纠结感。我也会想起我的大学岁月,想起那些逃课、顽皮、可以恣肆挥洒的时光。严格来讲,我在大学其实就干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我矢志不渝的读书。我们的哲学、社会学的很多书我都读了,经济学、政治学方面的书,我也读了一些。第二件事,我坚持读杂志和报纸,保持对社会变化的关注。《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瞭望》、《半月谈》等几乎期期不落,其实,目标只有一个,我必须了解我将来毕业之后的要进入的社会是怎么样的。

       大家来到千畅的这些日子,我看到了,你们力求把你知道的、学到的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但是,这个社会实践是不是你想要或者想象的那样呢?我想也不一定是。想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能让我们的志趣、爱好相一致的工作吗?好像很难或者压根儿没有。

       就我自己来说,我对哲学是有比较深的爱好的,现在有空还会翻翻海德格尔的书。我现在却从事了企业管理咨询工作,而且最终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必须认识到,这个世界是先于我们而存在的,这意味着,我们将要进入的社会是“先验的”,我们的“经验”是基于“先验”的基础的,是我们生而必然进入这个社会,而不是相反。既然这个社会不是为我们而定制的,那我们除了适应它、融入它,并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资源让自己摆脱束缚、走向自由,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吗?所以,适应社会、调适自己,使我们每个人追求幸福和自由的必修课。

       从人的这个生命体来讲,不同的成长阶段,社会对你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从进入大学这个阶段开始,这个社会将把你当做成人看待,这意味着,你必须拥有为你的行为负责的能力。尤其是,大学毕业了之后,你将从世界的评判者,置换到被评判的位置上,也就是说,当你走进社会,你怎么看世界、你怎么看他人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反过来,这个社会开始评价你的价值,并据此把你放入到某个价值序列中,以此来决定你可以拥有的社会资源高度、深度和广度。

       希望这13天的实践,大家能知道,你所学的最后能不能有用,还在于你能否做到知行合一。要把你在大学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还加上你心理调试能力,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如果没有做这些准备,或者你还不具有这些能力,你融入社会将是不愉快和不平顺的。

       第三个,未来可期,展示了发展的潜力。

       各位来到千畅只有13天,让你们做的事儿其实也不多。但在这13天里,大家展现了你们的发展潜力,这些潜力,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反映拥有110年历史的高校,应该有的培养厚度。兰大守在西北的戈壁边缘,是胡焕庸线以西唯一一个综合性大学,在这个学校当中,最优秀的部分也许在于师承序列中薪火相传的那些基本价值诉求,比如“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比如“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兰大人的基本精神风貌,就在这些百年沉积的校风中熏习涵养,然后,在被我们汲取吸收,成为我们发展潜力的一部分。

       就比如,隆基股份的几个师兄创业,在开始资源不具足的情况下,应该不是跟社会死磕、也不是跟自己所拥有的资源较劲,更多地是在务实勤奋的基础上,跟自己死磕,在技术创新、管理改进和市场拓展上跟自己较劲,从而才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可能变成辉煌的现实事业图景。其实,我们很多的师兄弟都是在一个路线上坚持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在最后才能取得相应的成功的。

       在我们的哲社院也有很多事业有成的师兄,如果你们有机会,去走走看看,大家可能就会明白,其实成长的核心和重点,不在于你在别人的价值评判序列里是怎样的,而是你在于能不能在认清方向的前提下,为社会、为他者创造真正的价值,有了真正的价值才会有社会资源的正向反馈,所以,我经常讲“钱不是挣来的,而是,你用自己的魅力吸引来的”。

       最后,在这么一个结束实习的日子里,衷心希望大家未来的职业道路越走越好,也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在人生道路上不要下错棋,不要走错路,只有一步一步踏实勤奋地往前走,不断努力,才有更加美好的未来。只有相信天下的功夫,唯快不破、唯深不破,只要有铁杵磨成针的意志和精神,我们一定有一片广阔的事业天空。

       祝愿大家未来前程似锦,也希望13天的实践能够回过头来给大家的成长带来很多的思索、成长和激励。

       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各位。

 

(文字:李存明  李雨昕)

最近更新